万古秣陵江国,舣舟烟岸,千里云林。
故垒高楼,凝望远水遥岑。
景阳钟、那闻旧响,玉树唱、空有馀音。
感春心。
六朝遗事,萧索难寻。
甘泉法从弟兄芝玉,顾我情深。
契阔相思,岂知今日共登临。
对尊俎、休辞痛饮,伤志节、须且高吟。
柳摇金。
断霞轻霭,残照西沈。
诗句解读
- 万古秣陵江国,舣舟烟岸,千里云林。
- “万古”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暗示秣陵(即南京)自古代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 “舣舟烟岸”描绘了船只停靠在烟雾缭绕的岸边,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
- “千里云林”则展现了远方连绵不断的山峦被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深远的感觉。
- 故垒高楼,凝望远水遥岑。
- “故垒”可能是指历史上曾经建有堡垒的地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高楼”在这里可能是对过去某些重要建筑的隐喻,表达了一种怀念或回忆的情绪。
- “凝望远水遥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高处远眺,凝视着远方模糊的山脉,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深切思念。
- 景阳钟、那闻旧响,玉树唱、空有馀音。
- “景阳钟”可能指的是南京的一种传统乐器——景阳钟,它的声音悠扬动听。
- “旧响”意味着那些熟悉的旋律已经变得难以追寻,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 “玉树”在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美好的事物或象征,它的歌声虽然存在,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响亮或悦耳。
- 感春心。
- “感春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感受,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希望。
- 六朝遗事,萧索难寻。
- “六朝遗事”指的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往事,这些事件和遗迹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难以寻觅。
- “萧索”通常用来形容萧条、冷落的情景,这里强调了六朝遗事的冷清和寂寞。
- 甘泉法从弟兄芝玉,顾我情深。
- “甘泉法”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是某种法规,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旨意或是某种规矩。
- “弟兄”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兄弟或亲如手足的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 “顾我情深”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深情厚谊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 契阔相思,岂知今日共登临。
- “契阔”意为离别后的长久思念,表达了两人分离后长时间未能见面的遗憾和相思之情。
- “岂知今日共登临”意味着诗人在重逢时感到惊讶和喜悦,因为这种相聚是难得的,值得珍惜。
- 对尊俎、休辞痛饮,伤志节、须且高吟。
- “对尊俎”可能指的是宴席上的礼节性对话或行为,这里的“尊俎”可能是指宴席上的美食或酒器。
- “休辞痛饮”鼓励双方畅饮,不回避酒精,表现出一种豁达和放松的态度。
- “伤志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失落,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自己失去了原则或尊严。
- “须且高吟”则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冷静理智,并采取一种高尚的方式来应对困境,可能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柳摇金。断霞轻霭,残照西沈。
- “柳摇金”描绘了柳树在夕阳下的摇曳景象,金色的阳光洒落在柳枝上,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 “断霞轻霭”进一步描述了夕阳下的天空景象,霞光与轻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残照西沉”则描绘了夕阳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哀愁和不舍。
译文
南京万古秣陵江边停泊的小舟,烟雾笼罩下的岸边。
遥远的高山上有古老的壁垒楼宇,眺望远方的水流远山。
曾听闻景阳钟的余音,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回音。
心中充满对春天的怀念和期待。
六朝的遗迹已经变得萧索难寻。
曾经情深如手足的人,如今却只能在梦中相见。
久别重逢的喜悦令人惊讶,但知道这样的时刻并不多见。
在宴席上畅饮无需避讳,面对失去的原则需高声吟咏。
夕阳下柳树摇曳金光闪烁,断霞轻霭映衬下残阳西沉。
赏析
这首诗以南京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情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友情、自然美景以及人生感悟的独特感悟。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具体,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