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倚东风柳弄春。
分明浅笑与轻颦。
更忆当时声细细,偎人。
秦筝轻衬砑罗裙。
别后此欢谁更共。
春梦。
只凭胡蝶伴飞魂。
独倚高楼还日暮。
情绪。
浮烟漠漠雨昏昏。
定风波
花倚东风柳弄春。
分明浅笑与轻颦。
更忆当时声细细,偎人。
秦筝轻衬砑罗裙。
别后此欢谁共?
春梦。
只凭蝴蝶伴飞魂。
独倚高楼还日暮。
情绪。
浮烟漠漠雨昏昏。
注释
- 花:指花朵,这里可能是指春天开放的花卉。
- 东风:春风,温暖且带来生机的风。
- 柳:垂柳,春季常见的景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弄春:形容春风拂动,使万物复苏的景象。
- 浅笑:微笑,浅浅的,不显著的笑容。
- 轻颦:轻轻的皱眉,形容表情微妙,不易察觉。
- 秦筝:古代弦乐器,通常用丝绸制成,声音悠扬。
- 砑罗裙:一种用细丝线或金箔等材料制作的裙子,质地柔软光滑。
- 偎人:靠近、依偎在某人身边。
- 声细细:形容歌声或者乐音细腻、轻柔。
- 胡蝶:比喻轻盈飞舞的蝴蝶。
- 飞魂:指灵魂飘然若飞,常用来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思念之情。
- 独倚高楼:单独站立在高楼之上,形容独自沉思或感慨。
- 日暮: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 情绪:心情、情感。
- 浮烟:形容烟随风飘散,模糊不清。
- 漠漠:模糊,隐约。
- 雨昏昏:形容雨水模糊地打在身上,使人看不清东西。
译文
花儿靠着春风摇曳,柳树摇曳着迎接春意。
我还记得她那时的笑容,轻轻的皱起的眉头。
还记得当年她的歌声如丝般细密,仿佛在耳边呢喃。
她靠在我身边,我们彼此依偎,如同依恋于爱人之间。
离别之后,那些快乐的时光,又有谁能再次与我共享?
就像春天的梦境一样,只能依靠蝴蝶来陪伴着我的灵魂飞翔。
我在高楼之上独立而望,直到夕阳西下。
我的心情随着黄昏渐渐变得忧郁起来,烟雾朦胧中,细雨迷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首句“花倚东风柳弄春”描绘了春风中花儿和柳树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为整个诗篇奠定了温暖的基调。随后的诗句进一步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分明浅笑与轻颦”,“更忆当时声细细”,这些描述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
诗中的“秦筝轻衬砑罗裙”不仅描述了具体的服装,也暗示了当时的环境氛围,即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女子轻盈的身姿和柔美的裙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人通过“独倚高楼还日暮”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情绪,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