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
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
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
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
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注释】
- 琼苑金池:指华丽的园林。
- 青门紫陌:指京城里的大道。
- 似雪杨花:形容落英缤纷,如飞絮般纷纷扬扬地飘落。
- 云日淡、天低昼永:天空阴沉,阳光昏暗,天色显得非常低垂,白昼很长。
- 过三点、两点细雨:指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四点,天空开始下小雨。
- 好花枝、半出墙头:好花枝,即花枝招展的美人儿。她像花儿一样美丽动人,但此刻却只能半露在墙外,无法全露出来。
- 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似乎在怅然地望着那茂盛的芳草,而王孙(贵族公子)们不知身在何处,令人感到无限惋惜和惆怅。
- 水绕人家:指水环绕着人们居住的地方。
- 桥当门巷:指桥梁横跨在街道上,与人们出入的门道相映成趣。
- 燕燕莺莺:燕子和黄莺等鸟类在庭院中飞翔鸣叫。
- 怎得东君长为主:如何能让春天的主宰者——东君(春神)永远主宰着大地呢?
- 把绿鬓朱颜:使绿色的鬓发和红润的容颜保持青春的活力。
- 一时留住:一时间使人们的青春容颜得以保留。
- 佳人唱、金衣莫惜:美丽的女子歌唱时,不要爱惜自己的衣服。
- 才子倒、玉山休诉:文雅的男子倒头酣睡时,不要诉说心事。
- 况春来、倍觉伤心:何况是春天来临的时候,更使人感到伤感。
- 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怀念故乡的情思很多,又逢新年感到愁苦。
- 纵宝马嘶风:即使骑着宝马奔驰在狂风中。
- 红尘拂面:指尘土飞扬,尘土扑面而来。这里比喻世事繁华,令人眼花缭乱。
- 也则寻芳归去:也应该追寻美好的事物,回到家中。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借咏春之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上片写春景。“琼苑金池”二句写京城中的春色。“似雪杨花”三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杨花纷飞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杨花的美丽,还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和春天的生机。“过三点、两点”二句描写了春天的气候特点。这里的“三点”、“两点”指的是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光线强烈,天气晴朗。“好花枝、半出墙头”二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花枝”,既指杨花,又指其他盛开的花朵。这些美丽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美丽。然而,美丽的花朵却不能得到人们的珍惜,只能半遮半掩地从墙头露出一点娇容。“怅望”三句描写了诗人因看到美丽的花朵而感到的惆怅之情。这里的“芳草王孙何处”,意味着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留恋不舍;而“春来”二句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希望,但也带来了无尽的哀愁。
下片写春游之事。“怎得东君长为主”二句通过想象春天的主人——司命之神,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赞美。这里的“东君”指的是司命之神,他主宰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生长。“把绿鬓朱颜”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天对人的滋养和影响。这里的“绿鬓”,指代年轻人的头发,象征着青春年少的时光;而“朱颜”,则是指年轻的容貌。春天的到来使得年轻人的鬓发变得绿色,容颜变得更加红润,从而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佳人唱、金衣莫惜”二句则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这里的“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在春天里唱歌跳舞,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金衣”则是指华丽的服饰,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才子倒、玉山休诉”三句则通过想象文人墨客沉醉于春天美景之中的情形,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欣赏。这里的“玉山”,指的是文人的傲骨和才华,而“休诉”则表示他们不再倾诉心中的愁苦和无奈。“况春来”二句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到来后的种种变化和感慨。这里的“旧年”指的是过去的一年,而“新岁”则是指新的一年。尽管春天带给人们欢乐和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哀愁和感伤。因此,作者感叹道:“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这里的“宝马嘶风”象征着人们在春风中驰骋的场景,而“红尘拂面”则形容了人们身处繁华世界之中的忙碌和奔波。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应该追寻美好的东西,回到温暖的家中。
这首咏物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