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绣苍琅,蔓萦屈戍,闲锁街南空宅。
见一片。
霜条露萼,伴卧楚、冷绛如织。
想夕阳、雁背微丹,斜压下、洒向枝头堆积。
似憔悴秋娘,寂寥班女,倦亸画栏无力。
飒飒宾鸿南雁日。
正天水蒙蒙,关河历历。
凄凉渡、青溪栅口,惆怅宿、黄陵庙侧。
遍江南、一夜西风,便也学春鹃,啼痕红裛。
恨汉苑无花,唐陵少树,只染晴莎烟色。

【注释】

  1. 咏雁来红:即《咏雁》词。
  2. 金明池: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南侧,为元大都宫城正北门之一,又称“金水桥”。
  3. 苔绣苍琅,蔓萦屈戍,闲锁街南空宅。
    “苔绣”指苔上长满了青草,如同绣出的图案。
  4. 见一片。
    “见一片”指看见落日余晖映照着的残阳。
  5. 霜条露萼,伴卧楚、冷绛如织。
    “霜条”指寒枝上的霜。“冷绛”即淡青色。“织”形容云霞缭绕。
  6. 想夕阳、雁背微丹,斜压下、洒向枝头堆积。
    “想夕阳”指想象着夕阳的余晖。“雁背微丹”形容大雁背上的羽毛呈现出红色。“斜压下”指大雁从天空中倾斜飞下来。“洒向枝头堆积”指太阳的余晖洒在大雁的羽毛上,使它们显得颜色更加艳丽。
  7. 似憔悴秋娘,寂寥班女,倦亸画栏无力。
    “似憔悴秋娘”比喻那些秋天里的美人,她们的容颜消瘦而疲惫。“班女”指古代女子梳妆打扮的形象。“倦亸画栏无力”形容女子在画栏前显得有些疲倦,没有力气。
  8. 飒飒宾鸿南雁日。
    “飒飒”形容风声。“宾鸿南雁日”指的是南方的鸿雁和燕子。
  9. 正天水蒙蒙,关河历历。
    “天水蒙蒙”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水一样弥漫。“关河历历”指的是关山河流历历可见。
  10. 凄凉渡、青溪栅口,惆怅宿、黄陵庙侧。
    “凄凉渡”、“青溪栅口”形容旅途中的凄凉之感。“黄陵庙侧”是指黄陵庙所在的位置。
  11. 遍江南、一夜西风,便也学春鹃,啼痕红裛。
    “遍江南”指遍布整个江南地区。“一夜西风”指一夜之间的西风。“春鹃啼痕红裛”用春天的杜鹃花来形容西风的声音,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哀伤。
  12. 恨汉苑无花,唐陵少树,只染晴莎烟色。
    “恨汉苑无花”、“唐陵少树”表示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之情。“只染晴莎烟色”指的是历史遗迹被烟雨所染,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词以《咏雁来红》为名,实际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深深眷恋之情。
    词的开头四句描述了金明池周围的景色。其中,“苔绣苍琅,蔓萦屈戍,闲锁街南空宅”形象地描绘了金明池周围环境的宁静和美丽;而“见一片”则引入了下文的描写。
    接下来的八句主要描绘了夕阳下的大雁和它的羽毛。通过“霜条露萼”等词语,展现了大雁的外貌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特别是“斜压下、洒向枝头堆积”一句,将大雁的形态和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大雁飞翔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描述。通过“似憔悴秋娘,寂寥班女,倦亸画栏无力”等词语,描绘了大雁在空中飞翔时的美丽景象和其背后的辛劳。同时,这些句子也传达出了词人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词人转向对大雁飞行过程中的环境变化进行描述。通过“飒飒宾鸿南雁日”等词语,展现了天空中的风声和大雁飞翔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部分主要是对旅行者的心情进行描绘。通过“正天水蒙蒙,关河历历”等词语,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感。而“凄凉渡、青溪栅口,惆怅宿、黄陵庙侧”等句子更是将这种心情推向了高潮。
    最后三句则是对词人的感慨之情进行抒发。通过“恨汉苑无花,唐陵少树”等词语,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而最后的“只染晴莎烟色”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