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节已成昨梦,今宵重倒芳尊。
主宾和气敌春温。
雄辩高谈衮衮。
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
笛声幽咽鼓声喧。
却恨更筹苦短。
【注释】
- 巧节:指七夕。
- 今宵:今夜。
- 芳尊:指美酒。
- 主宾:主人和客人。
- 和气:和睦的气氛。
- 雄辩高谈:指口才好,能言善辩的人。
- 烛花: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光芒。
- 频教:多次使唤。
- 舞袖:指跳舞的袖子。
- 幽咽:指笛声悠扬。
- 喧:指鼓声响亮。
- 更筹:古代计时用具,以十二地支计时,每夜分为十更,每更约两小时,共两小时为一夜,故称“更筹”。
【赏析】
《西江月·七夕后一日县斋小集》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作品。全词通过对七夕节夜晚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宴会图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上阕写宴席上的景象。开头两句“巧节已成昨梦,今宵重倒芳樽”意为,七夕节的美好瞬间已经成为过去,今夜我们又重新举杯畅饮。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着两句“主宾和气敌春温”,描绘了主人和客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气氛,如同春天温暖的气息一样令人愉悦。这两句进一步衬托出宴席的热烈气氛。
下阕写宴会上的活动。“雄辩高谈衮衮”形容宴会上人们议论纷纷,口若悬河。而“剩把烛花高照”则是说,为了照明,不得不将蜡烛点燃得更高。最后两句“笛声幽咽鼓声喧”描写了宴席上的乐声,笛声悠扬而低沉,鼓声激昂而响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却恨更筹苦短”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
整首词通过对七夕节夜晚的描述,展现了宴席的热闹与欢愉,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