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横倚烟溪半。
春入吴山遍。
主人凭客且迟留,程入花溪远远。
数声芦叶,两行霓袖,几处成离宴。
纷纷归骑亭皋晚。
风顺樯乌转。
古今为别最消魂,因别有情须怨。
更独自、尽上高台望,望尽飞云断。

【注释】

(1)“画船”句:以画船横倚在烟雨迷蒙的溪边。

(2)“春入”句:春天已经深入吴地,山色明媚。

(3)“主人”句:凭靠客人留连,暂且迟延离去。

(4)“程入”句:行程进入花溪深处。

(5)“数声”句:听到几声芦叶吹响。

(6)“两行”句:看见两行彩袖飘舞。

(7)“归骑”句:纷纷骑着马向亭皋方向回返。

(8)“风顺”句:顺从风向,帆篷翻飞。

(9)“古今”句:从古至今,最使人伤心离别。

(10)“因别”句:因此,别离中更添了伤感。

(11)“更独自”句:更独自登上高台远望。

(12)“望尽”句:直到看尽天上的流云。

【赏析】

《御街行·送蜀客》是一首伤离惜别的词。上片写景,渲染出一幅凄清的送别画面;下片抒怀,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无限惜别之愁。

这首词上片描写送别的情景。开头两句写江边送别的情景:“画船横倚烟溪半。”这里,“画船”指的是载着人离别的船只,也就是“蜀客”。“烟溪半”,指江面烟雾朦胧,水汽蒸腾,天色昏暗不明,所以“画船”才横依在江岸的半边。接着三句写客人被主人挽留,暂留船上,不愿匆匆离去。“主人”“凭客”是主仆关系,“且”字是暂且的意思,意思是:主人请客人留下,暂且留在这里吧!这一句写出了主人的一片真情。“程入花溪远远”,客人在船上依依不舍之情,也暗示出他离开成都之后的心情。

词的过片三句写送别的场景。“数声芦叶”、“两行霓袖”分别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这里写的是“芦叶”,“霓袖”,都是歌舞女伎所穿的衣服,用这两种颜色鲜明的服饰来比喻女伎,既形象,又贴切。“数声”、“两行”是形容数量之多,说明送别的场面很大。“成离宴”,则点明这是宴会。“几处”,表示地点很多;“成离宴”,则表明这种宴会是在离别之时举行的。“纷纷归骑亭皋晚”几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气氛,并交代了宴会的时间、地点及参加的人物。“亭皋”,水边的平地。这句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骑马的人都聚集到亭皋边去。“亭”与“皋”同音,但意义不同,这里是指水边平地。“亭皋晚”,即指傍晚,也暗示了宴会结束的时间。“风顺樯乌转”,则点明此时天气晴朗,微风拂面,帆船轻快地行驶起来。“樯”指帆船桅杆上挂的帆,“乌”通“舵”。这句的意思是说:微风吹来,帆船便驶得飞快。

词的最后两句写登高望远。“因别有情须怨”,“因”就是由于,“别有情”即离别后另有一番情意,“须怨”则是必须怨恨。这里的“怨”字,既是实写离别后的哀怨之情,又是虚写离别后盼望重逢的心愿。“更独自、尽上高台望,望尽飞云断”,则是进一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眷恋与思念。“更独自”是说更加要独自登高远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对方的身影看得真切一些;“尽上高台”则是说要登上高楼去极目远眺;“望尽飞云断”则意味着要望到天边云尽之处才能罢休,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怀。

全词通过描写送别时的景物、情景,刻画出一位多情善感、重友情的蜀客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