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连夜发,归兴急如箭。
丧乱男女悲,一息万虑遍。
人生岂匏系,事业有豹变。
圣主纂洪业,庙堂用伊旦。
拔茅到公等,王道何其灿。
【注释】
次韵彦智夜归三首 其三:扁(péi)舟:小舟;连夜发:连夜出发;归兴急如箭:回来的愿望像离弦的箭一样急迫;丧乱男女悲:战乱中,男女都感到悲伤;一息万虑遍:每一口气都能把万千忧虑都考虑周全。
匏(páo):葫芦;豹变:比喻事业有成或变化很大。
圣主纂(zuǎn)洪业:圣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的事业上。纂,整理。
庙堂:指朝廷。伊旦:指伊尹,商朝初期的一位贤臣。
拔茅到公等:拔取茅草来献给公等人,这里指提拔人才、任用贤能。
王道:指为政之道。
灿:灿烂。
【赏析】
这首诗是和张彦之一起夜归的即景之作,诗题中的“次韵”,就是和原韵的意思。诗人借自己夜行的舟子之口,写出了作者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
起句“扁舟连夜发”,写舟子一夜未停,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命运的焦虑不安和急欲返家的迫切心情。“归兴”二字,将作者的心情直接表达了出来,感情强烈,直抒胸臆,使人读来倍感真切。“丧乱”一句承上启下,由舟行而及人生遭难。“一息万虑遍”,则见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颔联“人生岂匏系”,以匏为喻,言人生如同匏瓜一样被缚住,难以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愤慨之情。而“事业有豹变”又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诗人认为只要努力,事业就能有巨大的变化。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
颈联“圣主纂洪业,庙堂用伊旦”,诗人借用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伊尹的例子,表示自己希望有圣明的君主能够治理好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这里的“庙堂”指的是朝廷,伊尹作为贤臣,曾帮助商朝的开国功臣武丁完成了统一大业。诗人在这里通过引用伊尹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尾联“拔茅到公等,王道何其灿”,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政治的理想和信念。他认为只有选拔贤能的人才,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这里的“王道”是指为政之道,诗人认为只有遵循这样的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通过描写诗人夜晚乘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政治和国家命运的深深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