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阴春已休。
群花飘尽也,不胜愁。
游丝飞絮两悠悠。
迷芳草,日暖雨初收。
深院小迟留。
好香烧一炷,细烟浮。
更听羯鼓打梁州。
恼人处,宿酒尚扶头。

【解析】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残春”点明节令。“绿树阴阴春已休”是全词的主旨句,写残春时节,柳树成荫,百花盛开,春光明媚,然而此时正是游子离乡别井、思念亲人的季节。“群花飘尽也,不胜愁”,花儿凋谢了,游子怎能不发愁呢。这一句中“也”字有转折意味,突出了作者的忧愁情绪。“游丝飞絮两悠悠”描写了暮春时节,柳絮和游丝随风飞舞,悠扬地飘着。这一句中“悠悠”二字写出了柳絮和游丝随风飘舞之状,生动形象。

【答案】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树上绿叶葱茏,百花盛开的春天已经结束。游丝和飞絮在空中飘荡着,迷漫在芳草之中。温暖的阳光刚刚收起,雨水刚刚停止。深院内我留连徘徊。好香点燃了一炷,细细的烟气弥漫开来。更听得羯鼓打在《梁州》上。使人烦恼的是,酒还没有喝完,头上就感到醉意难抑。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惜别的词作。上阕以景物烘托气氛,抒发伤春之情;下阕直接抒发感情,抒写羁旅愁情。

开篇即点题。“残春”,既指季节,又暗指离别。首句“绿树阴阴”为全词定下了基调。“绿树阴阴”,既写了眼前之景,又暗示了时令。“春已休”表明春天已经过去,而此时正是游子离乡别井、思念亲人的季节。“群花飘尽也,不胜愁。”花儿凋谢了,游子怎能不发愁呢?这一句中“也”字有转折意味,突出了作者的忧愁情绪。“群花飘尽也”与上阕中“春已休”相照应,一前一后,一正一反,结构紧凑严密。

过片“游丝飞絮两悠悠”。描写了暮春时节,柳絮和游丝随风飞舞,悠扬地飘着。这一句中“悠悠”二字写出了柳絮和游丝随风飘舞之状,生动形象。

下阕直抒胸臆。“迷芳草,日暖雨初收。”芳草萋萋,雨后初晴。这两句既是对上阕中的“春已休”的具体化、具象化,又是对下文中“迟留”、“细烟”、“听打”等动作的具体化、具象化的描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深院小迟留。”在这美景良辰,词人为何迟迟不归呢?原来是因为想“烧香”。烧香本是一种虔诚的宗教活动,这里却用来形容自己内心的虔诚和对亲人的思念。“好香烧一炷”,写词人烧香的情态,写得很细致:“好香”二字写出了词人焚香的目的;“烧一炷”则写出了焚香的时间;最后“细烟浮”则写出了焚香的过程和效果。“更听羯鼓打梁州”,听到羯鼓的声音,词人更加想念家乡了。“恼人处”一句总括以上所写的种种情景,说明羁旅思乡之情难以排解。“宿酒尚扶头”一句更是直抒胸臆,将词人因羁旅他乡而产生的愁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结末二句“宿酒尚扶头”,“宿酒”指的是旅途劳顿后喝的酒,“扶头”是指酒力发作,头脑发胀。宿酒尚扶头,说明词人已经喝多了酒,而且喝得很厉害,以致于头脑发热,身体发胀,无法自持。这一细节的刻画,将词人的羁旅愁情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