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
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
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

【注】

吴宣徽:即吴潜,字毅夫。宋末宰相,有《雪矶丛话》。本诗为作者对吴潜的赞颂。

明主:指南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政权的人。

孤臣:指诗人自己。

平津:指北宋大臣范质,因在北汉兵进时曾受降书而不战,后遭贬斥。此处借范质自比。

【译文】

平生负有高洁的节操,到死心如丹丸永不改变。

明主虽然容你入朝,但我身为孤立的臣子,又怎能轻易安于其下?

我死后神归嵩山,百姓哭吊洛川,一片凄凉寒气袭人。

我不知道范质是否还记得我,面对秋风也泪流满面。

【赏析】

《挽吴宣徽》是作者为吴宣徽写的悼词,表达了诗人对其忠烈之死的惋惜之情。全诗以“挽”为题,通过写诗人对吴宣微的怀念和哀伤,展现了他对吴宣徽的崇敬之情。首联“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表现了诗人对吴宣徽生前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的敬佩。颔联“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他作为孤臣,面对明主却难以安心的处境。颈联“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则将诗人对吴宣徽的哀悼之情推向高潮。尾联“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则更显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吴宣徽的无限思念和深情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