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
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
【注释】①颍:地名,今河南省长葛县一带。②千奔万竞:形容事物多而杂。
【译文】
我颠倒了儒冠已经二十个春秋,回来重喜访僧邻。
千百次的奔忙竞争是没有尽头的,老的竹和松特别显得新鲜。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的前两句写自己从颍上返回后的心情,表现对僧人的钦仰之情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后两句写山林之景和感受。首句“颠倒儒冠二十春”用典,“颠倒”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说卦》、《文言》,读《易》大义,得玄妙精微之源;通览群书,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此指孔子晚年喜爱卜筮之事。“儒冠”即儒者的冠帽,古代读书人都戴冠,因称读书人或文人,也泛指学者,此处是谦称自己的学识浅薄。“二十年”指作者在颍上归隐后的一个时期。第二句“归来重喜访僧邻”,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已远离世俗生活,回归自然,但在内心还是非常向往与佛徒为邻的。“千奔万竟”出自《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寂寥兮其若海;飂飃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人。”意指纷乱无定。这两句是说,尽管我经历了纷繁复杂的事情,但仍有一颗童心。诗人虽已摆脱尘世纷争,但内心深处仍怀有对红尘俗事的留恋。“访僧邻”中的“邻”,当指和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在林下,心犹挂念着红尘俗世,对红尘俗世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第三句“千奔万竞无穷竭”化用《庄子·天下篇》:“辩者之徒……以是相县也。”意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奔忙竞争,永无止境。“千奔万竞”比喻世事繁复多变,变化无常。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不居的感慨。“老竹枯松特地新”化用了苏轼诗句:“野花著树多成蜜,老竹枯松特地新。”“特地新”意即特别的新鲜,与众不同。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老树发新芽、枯木逢春的景象,寓意了生命的顽强和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整首诗词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红尘俗世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