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乃主人,吾身同过客。
【注释】东台:泛指高官显宦的府第。主人:主人,指东家的主人;这里指诗人自谦。过客:指客人。
【赏析】此诗为酬和之作。前半首是答谢,后半首是劝慰,全诗委婉含蓄,情真意切。诗中用“主人”称己,而说自己不过是过客,表现了对主人的尊重。
东台乃主人,吾身同过客。
【注释】东台:泛指高官显宦的府第。主人:主人,指东家的主人;这里指诗人自谦。过客:指客人。
【赏析】此诗为酬和之作。前半首是答谢,后半首是劝慰,全诗委婉含蓄,情真意切。诗中用“主人”称己,而说自己不过是过客,表现了对主人的尊重。
【注释】 渚宫:水边宫殿。芙蓉:即荷花,此处泛指荷叶和荷花。 夕阳多:落日余辉。 舞衣:歌舞时所穿之衣。零落尽:指歌舞已散。 团锦:团花锦缎,指华丽的衣服。 苍波:江水。 【赏析】 《折枝芙蓉》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晚霞映照下的湖上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诗人以“渚宫秋老夕阳多”开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为诗人在栖云寺游览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游赏的喜悦之情。首联写“我”寻幽蹑危磴,步尽得兰若,即登高远眺,极目所见。颔联承上启下,写“我”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只见层云翻滚,飞瀑直泻,眼前景色壮美。颈联写秋色之外,夕阳之下,只有白云飘荡,而安禅的和尚却不见踪影
“彩女香衣结翠缨,瑶笙学弄凤凰声” 注释:彩女身着香气四溢的衣裙,系着翡翠丝带,她模仿凤凰的声音吹奏笙。 “玉楼彻夜无人锁,十二栏杆月自明” 注释:玉楼中整晚没有其他人来过,只有月光透过栏杆洒下明亮的光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吹笙的情景,她的服饰华丽,笙声悠扬,而周围却寂静无人。最后一句通过“玉楼”和“十二栏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赞美。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从青楼的繁华生活到回归平凡生活的全过程。 首句"锦楼花雾飘绿尘,芙蓉屏深凝浅春",描述了女子在锦楼中的场景。锦楼,华丽的建筑;花雾,形容花香四溢;绿尘,指绿色的气息;芙蓉屏,美丽的屏风;凝,凝视;浅春,春天的轻寒。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在锦楼中的美景和她的心境。 第二句"微酣着人娇欲睡,彩云载梦隔湘水",描绘了女子饮酒后的醉态和她的美梦。微酣,微醺;着人,吸引人们;娇欲睡
【注释】 白玉:指女子头上所戴的头饰。金步摇:即金步摇冠,一种插在髻中的饰物。海棠花:春日盛开的花木。第四桥:地名,位于四川成都。 【赏析】 《绝句》是五言四句,要求上下句对仗工整。此诗为七言绝句,首两句写景,末两句抒情。全篇以“春衫红”为线索,把诗人与桃花联系起来,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白玉搔头金步摇”,写女子头上所戴的头饰。头饰用黄金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头饰上的玉石也闪着晶莹的光华
【注释】 柳花:柳絮。 调笙(zōng):吹笙。莺语:莺声。 巫山一段云:指《巫山高》的一段歌词。 越娘:唐时对歌女的一种称呼。 初三月:初生的月亮,比喻年轻的女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游的诗,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春日里游玩时的情态。诗中以柳花、南园、素纱软屏、金翠眉心等意象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又用调笙学莺语、银黄小袍等形象表现了女子娇媚多姿的情态。最后一句“却把巫山一段云,剪作春衫寄人去”
【注释】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分别已经有五年了。关河:指中原地区。风风雨雨: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梦相牵:梦中相互牵挂,形容思念之情深。 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羡慕你年老时还有令人惊异的才华,而惭愧自己的贫穷,没有能力请人帮忙。使鬼钱:让鬼神都为之动容。 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淮水北岸的雁儿向南飞行,斜斜地排成了“人”的形状;楚江东边水流平缓,笔直如弓。作字、下直
【解析】 “鬓薄松松绿雾凉,春风额点麝香黄。”意思是:双鬓如薄雾轻拂,清香扑鼻。额上涂着胭脂点点。 “背人扑得双蝴蝶,满扇蔷薇露水香。”意思是:在背后把蝴蝶捉来捉去,把蔷薇花上的露水洒到身上。此二句写少女扑蝶、采花之景,形象生动。 “鬓薄松松绿雾凉”一句中“鬓薄”“绿雾”写出了女子的美貌;“额点麝香黄”中的“额点”指胭脂,写出了女子化妆的细节。 “背人扑得双蝴蝶”是说姑娘捉蝴蝶的情景
注释: 秋蝶:秋天的蝴蝶。 欲歇还休却又飞:想要休息又不想休息,最终还是要飞舞。 芙蓉叶底恋秋厓:在芙蓉叶下恋恋不舍。 自知翅粉浑销尽:知道自己身上的花粉已经完全消失。 羞近尊前舞女衣:害羞地不敢靠近那些舞女的裙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蝴蝶在秋风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它在花叶之下对秋日美景的留恋。 首句“欲歇还休却又飞”表达了蝴蝶的犹豫和不安,它既想停下来休息,但又无法抗拒飞翔的本能
绝句 鬓薄云松绿雾凉,春风额点麝脐黄。 背人扑得双胡蝶,满扇蔷薇露水香。 注释 鬓薄:头发稀薄的样子。 云松:像云一样蓬松的发丝。 绿雾凉:像绿色的烟雾般凉爽。 额点:额头。 麝脐黄:麝鼠(俗称香獐子)的脐窝处有黄色分泌物,这里指香气。 背人扑得双胡蝶:背对着人扑打着两只蝴蝶。 双胡蝶:指蝴蝶。古代称蝴蝶为胡蝶。 蔷薇:蔷薇科植物,其花多刺而色红、白、粉红或淡紫色,故称“蔷薇”。 露水香
注释:在颍上归途中再题写寺壁的两首绝句中的第二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三十载来一直过着布制羹藜的生活,但苦于心中空虚,存性已通真境。我来试探孤高之士,他反而惭愧自己区区名利之身。 赏析:这首诗以“自颍上归”为线索,抒发诗人归隐后对人生、对名利的态度。第一句说:“被布羹藜三十年”,表明了作者一生淡泊功名,不慕利禄的志向。第二句是说:“苦空存性已通真”,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悟性。最后一句是说
【注释】①颍:地名,今河南省长葛县一带。②千奔万竞:形容事物多而杂。 【译文】 我颠倒了儒冠已经二十个春秋,回来重喜访僧邻。 千百次的奔忙竞争是没有尽头的,老的竹和松特别显得新鲜。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的前两句写自己从颍上返回后的心情,表现对僧人的钦仰之情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后两句写山林之景和感受。首句“颠倒儒冠二十春”用典,“颠倒”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诗句:梵刹仙都显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 译文:这座庄严的寺庙如同仙人一般辉煌而存在,我心中只有一位法王的后代。 注释:梵刹:佛教语,指的是佛寺。仙都:形容寺庙非常神圣。惟绍:唯一继承。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净慈寺的宏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以及对法王后代的怀念之情。诗中"梵刹仙都显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两句,既写出了净慈寺的宏伟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法王的后代的敬仰之情
【注释】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 【译文】 在群山环抱的深林之中,我看到了一株洁白的梅花,它的洁白与雪一样。 的皪妍姿羞半吐,斜映小窗幽绝。 【译文】 娇美的身姿微微羞涩地露出半边,斜着映照进小窗中,显得幽静而绝妙。 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 【译文】 她(指梅花)用玉石般的颜色染着香腮,用酥软的香气凝聚出冷艳的容颜,她的容貌姿态自然别致,与众不同。 故人虽远,对花谁肯轻折。
诗句释义: - 吴痴:指吴国的国君或其大臣,因对越国亡国之事而感到遗憾。 - 亡越憾:对越国灭亡感到遗憾和不满。 - 范蠡: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隐居江湖,被誉为“三高”(智高、义高、名高)。 - 作三高:形容范蠡的品质高尚,被后人赞誉为“智高、义高、名高”。 译文与赏析: 可笑的是吴国的君主或大臣们因对越国灭亡的遗憾而夸赞范蠡,称他具有“三高”的品质,即智慧
苏门 太行山从东北方向延伸,气势控制了西南边缘。 它像一块巨石一样屹立在那里,横跨万里,横贯中原大地。 黄河在中间流过,它的水势旺盛,截断了源头的水流。 它在万古长存中显得秀美,是唐朝和晋朝的藩镇。 它雄壮奔放,不能被遏止,发源于卫国的苏门。 仰天望去,碧野参天,不为战乱的烟尘所掩埋。 右边有高耸入云的鸾凤,左面绕着急驰的鲸鲲。 铺展开地脉,罗列着无数天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