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阴春昼永,乍帘幕、暖飘香。
正玉节来归,斑衣戏舞,□□荧煌。
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
都把一门瑞气,酿成九酝霞觞。
相将。
诏墨趣星郎。
乐事未渠央。
渐锦封鸾诰,鱼轩象服,争贲萱堂。
西池献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长。
紫燕黄鹂院落,牡丹红药时光。
【注释】
寿具舍使母夫人:祝寿给舍使的母亲。具舍,官名,掌管京城内外诸务。使,指外交使节。
翠阴春昼永,乍帘幕、暖飘香。乍:忽然。
正玉节来归,斑衣戏舞,□□荧煌(yínghuáng)
正:正是。
玉节:玉制的符节,古代官员持此节出外,表示其身份。
斑衣:古代官吏的礼服,以黑为底,缀以五彩。
□□荧煌:形容光彩夺目。
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椿木长成九个年头,看那灵芝和兰花早早地开花结果。
都把一门瑞气,酿成九酝霞觞:全把一门吉祥之气,酿成九杯霞光闪闪的美酒。
相将:互相。
诏墨趣星郎:皇帝下诏书催促他。
乐事未渠央:欢乐的事情还没有完。
渐锦封鸾诰,鱼轩象服,争贲萱堂:渐渐的锦缎封上龙凤印章的诰书,鱼形的车饰,大象的衣服,纷纷装饰在厅堂之上。
西池献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长:西池中的桃子还未成熟,我天天想着要喝它。
紫燕黄鹂院落,牡丹红药时光:紫色的燕子和黄色的莺鸟在院子中飞翔,牡丹花盛开的季节。
【赏析】
《木兰花慢·寿具舍使母夫人》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上片写寿庆之事。首三句“翠阴春昼永,乍帘幕、暖飘香”,描写寿宴开始时室内环境。“乍”字写出室内突然变得暖意融融,充满了温馨的气息,渲染出一种喜庆的气氛,使人感到十分舒适愉快。接着两句“正玉节来归,斑衣戏舞,□□荧煌”,描绘了寿星的仪容和举动。“正”字说明此时正值春日里最美好的时刻。“玉节”,即玉制的符节,这里代指朝廷使者。“斑衣”是古代官吏的礼服,以黑为底,缀以五彩,这里指寿星身着这样的服饰。“戏舞”,指跳舞庆祝。“□□荧煌”形容光彩夺目。这几句通过描绘寿礼场面和寿星的动作,渲染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过片三句“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点明时间,说明已至寿星九十岁高龄。“椿期”,喻指寿星的寿命。“九秩”,指九十岁。“芝兰”,比喻有才德的人。“奕叶”,指子孙众多。这里说寿星长寿而子孙又多,才华出众。“都把一门瑞气,酿成九酝霞觞”,进一步写寿庆盛况。“门瑞气”指的是家宅门前聚集了吉祥之气,而“九酝霞觞”则是说用这门吉祥之气酿成了九杯酒,其中必有美酒。这里既点明了寿庆的盛况和气氛,也表达了对寿星的美好祝愿。
最后三句“相将。诏墨趣星郎。乐事未渠央”,写皇上的诏令催促寿星赶快入宫赴席。“趣”意为催逼的意思。“乐事”指宴会上的快乐事情。“渠央”指尚未结束。这几句写皇上的诏令,说明宴会尚未结束,还须等待寿星的到来。
下片写寿辰后的情景。前四句“渐锦封鸾诰,鱼轩象服,争贲萱堂”,写寿庆后的情景。“渐”字表明时间的推移,“锦封鸾诰”指的是皇帝颁布的诏书,上面写着寿星的名字和官职;“鱼轩象服”是指皇帝赐予的车辆和衣服,都是非常尊贵的礼品。“贲”字在这里是装饰、穿戴的意思。这几句写寿庆后寿星受到赏赐,家中装饰华丽,显得更加富贵。后三句写寿庆后的感想。“西池献桃未熟,醉西湖、日日想偏长”,“西池”指的是杭州西湖,相传西湖中的桃花已经开放,但尚未采摘,作者便时常怀念起西湖的美景。“紫燕黄鹂院落”是说春天来临,燕子在院中飞翔,黄鹂在枝头啼唱。“牡丹红药时光”则是指春天里牡丹花开时节,满院都是红艳艳的花朵。
这首词通过描写寿庆之事,赞颂主人翁的长寿和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