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
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
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
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
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
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
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
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注释】
1.陈思王:指三国魏文帝曹丕。曹丕曾封平原侯,故称陈思王。
2.乔松:乔木之松。崇岳:高峻的高山。
3.托迹:寄身。
4.风雪场:指风雪交加的战场。
5.蜷局:蜷缩。
6.劲节:坚贞的节操。独壮:独自显得威武。
7.楸桐:即梓树、桐树。
8.烟霞望:云雾中的景色。
9.天意固有在:天意自有定数。
10.人情亦云妄:人的心意也是虚妄的。
11.苦乏:非常缺乏。柔苗荫:柔弱的树木遮蔽。
12.傲清霜量:以傲视严寒来显示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气概。
13.文子:指春秋时期的孔子。
14.三以天下让:多次辞让君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乔松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理想。全诗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以“下有……远入……”为起句,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节奏感。
第一部分写乔松生长于崇山峻岭之中,其枝干坚韧,不畏风雨。这里,诗人以乔松喻人,赞美其刚毅坚强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二部分写乔松随风雪交加的战场而矗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威武不屈的气概。这里,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乔松的高大形象,使其更加具有震撼力。
第三部分写乔松傲视严寒,以傲视严寒来显示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气概。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乔松与人类进行比较,使得诗歌更具有一种哲理性和深刻性。
第四部分写乔松虽生于乱世,但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节操和理想。这里,诗人通过对乔松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咏物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理想,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