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萧萧吹绀发,楚女采莲歌夜发。
年年种菂迟成藕,水深拔根丝在手。
悬房学茧秋雨多,化为魂梦巢蜂窠。
前花作实采已尽,后花尚蕊船未过。
昨昔浮萍随涨水,湿紫寒青裹莲蕊。

【解析】

本题是鉴赏诗歌的“炼字”和“意境”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定各句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进行仔细的品读、分析。

第一问,这是一道炼字和炼意的题目。首先,要注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绀发(青翠的秀发)、丝在手、秋雨多、魂梦巢等。这些词语是诗人对楚女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楚女的特点。其次,要对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想象和联想,抓住其特点,并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其表达的情感。第二问,这是一道炼意的题目。这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第三问,这是一道炼境的题目。诗人通过描写楚女的采莲、织茧等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美好的意境。第四问,这是一道炼势的题目。诗人通过对前花作实、后花尚蕊等景象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层层推进、气势宏大的画面。

【答案】

译文:我家乡的山峦上吹来的风带着寒意,仿佛是青色的秀发;我在夜晚听到采莲女们的歌谣。年年种出的藕,总是晚一些才长成,而水深的时候,连拔藕的丝都能在手里找到。秋天时学着织茧的姑娘们的劳动,她们的秋雨下得特别多;到了第二年春天,她就变成了一只只黄莺儿,飞到树上筑起巢来。前一年结的花朵已经全部采摘完了,但今年又开的花还没有结出果实。去年漂浮的水草随着涨水被冲走了,现在剩下的只有那些紫色与青色裹着的莲花的嫩芽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从故乡出来后,经过长江一带,看到沿途的楚地景色,有感于楚人的生活习俗。诗中用了许多比喻手法,把楚地的自然风光比作美人。

首联“楚山萧萧吹绀发”,是说楚地山上风吹过来时,带着一股青气,如同少女的黑秀发。“绀发”指黑发。这里运用的是比喻手法,将楚地山上的风吹过来时,带的青气比喻为少女的黑秀发。

颔联写采莲女的生活。她们在夜里唱着歌儿采莲,莲蓬长得慢,莲叶却长得快。这里的莲蓬是指莲心,因为莲子生长在莲蓬里,所以叫莲蓬。

颈联写织妇的生活。她们学习着织茧姑娘的样子,在秋天下雨的时候忙碌着。“秋雨多”指的是秋天的雨水很多。

“魂梦巢蜂窠”是说采莲女在梦里都梦见自己变成黄莺儿,去树上筑巢。

尾联写浮萍随水漂流的情景,以及采莲女采摘莲蓬的情景。“湿紫寒青裹莲蕊”是说浮萍在水面上飘荡,被水浸染成了紫色和青色,裹着莲花的嫩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