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石屏老,相逢问客船。
长沙闻近别,行在定虚传。
兵革来书断,江湖望眼穿。
他时同话此,把臂喜应颠。

【注释】

天末:天的边际。周子俊:即周端臣,字子俊,南宋名将。自行在还:自金人入侵后,高宗逃至建康(今江苏南京)。石屏:指石屏山,在湖南邵阳市北。消息:书信。

不见石屏老:没有见到石屏老人(指周端臣)。石屏:指石屏山。

相逢问客船:在路上相遇时,我询问客人的船在哪里。相逢:相遇。

长沙闻近别:我从长沙听到您最近要离别的消息。

行在:皇帝临时居所。定:必定。虚传:不真实的说法。

兵革:兵器和战乱。来书断:书信中断或不通。

江湖望眼穿:远望江湖之水,眼睛都看穿了。

他时同话此:将来再一起谈论这些。把臂:拱手相握。

喜应颠:高兴得要摔倒了。

【赏析】

《寄周端臣》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周端臣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希望。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天末 遇周子俊 自行在还言石屏消息”写自己与周端臣在天末相遇的情景。诗人以“天末”起笔,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画面:辽阔的天空下,诗人与周端臣在天边邂逅,彼此间的对话如同从石头屏山传过来的消息般真切而感人。这一句不仅交代了两人相遇的地点和方式,也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颔联“不见石屏老,相逢问客船”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重逢场景。诗人在得知周端臣即将离别的消息后,急切地询问他的去向,并表示要与他重逢。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颈联“长沙闻近别”则是诗人在得知周端臣离别消息后,从长沙传来的消息。诗人听闻这个消息后,不禁感叹道:“行在定虚传”。这里的“虚传”意味着消息可能并不真实或者有所歪曲。这一转折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也更引人深思。

尾联“兵革来书断,江湖望眼穿”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周端臣的思念之情。战争期间,书信往来受阻,使得诗人无法及时与周端臣取得联系,只能远远地眺望江湖之水,期盼着重逢的那一天。这里的“望眼穿”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期盼之情。

最后一联“他时同话此,把臂喜应颠”则是诗人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聚,共同谈论这段难忘的往事。同时,他也期待着与周端臣握手言欢的那一刻,那将是无比的喜悦和欢乐。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与周端臣的相遇、别离、思念以及重逢的过程,展现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