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据梧床刃消,五星竞耀烛秋宵。
扫厅禁近延僧孺,孰谓诗书避赋繇。
【注释】
- 一坐:指作者自己。据《宋史·李沆传》:李沆在相位时,曾上奏:“臣每览史传及近事,有不便于民者,辄思所以救之。若朝廷大臣皆以诗赋为言,则天下无救民之言矣。”即此意。2. 梧床:《晋书·潘岳传》:“岳少贫,居在洛阳,依于外戚贾充之家。后充被诛,岳投靠中朝,乃著《关中》及《闲居赋》等文,大见亲待。”3. 五色星:《汉书·天文志》:“天有五纬,各有所主:东方曰苍龙,其帝太昊;南方曰赤帝,其帝炎帝;西方曰白帝,其帝少昊;北方曰黑帝,其帝颛顼;中央曰黄帝,其帝黄帝。”后因以“五色星”比喻帝王。4. 竞耀:争辉。《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日初出东方,光晖照耀,照我宫槛也。”“秋宵”,“秋月”。“烛”同“煜”,光明照耀貌。5. 延僧孺:指唐宪宗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知制诰,曾与僧人皎然(字清昼)相过从,故称。6. 孰谓:谁料。7. 避赋繇:避讳“赋”字和“繇”字,即避开“赋”字和“繇”字的读音。8.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试进士考试的一次经历的记叙。首句点题,次句写考试情景,三、四句写考试中的趣闻轶事。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自然,形象生动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