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烟凉雨细。
正好恹恹春睡。
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
良人得意。
集英殿、首攀仙桂。
斗帐重襟惊起。
斜倚屏山偷喜。
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
秦楼十二。
知他向、谁家沉醉。

【注释】

(1)剔银灯:指在灯下,点烛以待客。

(2)小院:这里指书斋中的庭院。烟凉雨细:指天气清冷,细雨霏霏。

(3)恹恹:形容精神不佳的样子。

(4)金枝:指皇权象征的金雀花。

(5)集英殿:指皇帝举行科举考试的殿宇。首攀仙桂:指状元登科后,被赐为翰林学士。

(6)斗帐:指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的床帐。重襟:指衣服上绣有重重叠叠的花纹。

(7)秦楼十二:泛指富贵人家。

(8)谁家沉醉:暗指自己或所爱的人沉醉于酒色之中。

【赏析】

这首咏史词,是写唐明皇李隆基得中状元后入京做翰林学士,与杨玉环相聚,过着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全篇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剔银灯”三句。言李隆基在宫中,夜深仍秉烛读书,因听到报信人报称书到而惊醒,遂披衣而起,推开绣枕,见报书已到,便急忙披衣而起,推开绣枕,看到来人报说朝廷有旨宣他去朝贺。“良人得意”两句,言李隆基在集贤殿中,高攀仙桂,意气风发,荣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斗帐重襟惊起”一句。从李隆基的心理活动着笔,写他听到报书时,因喜极而惊,惊动了睡在床上的人。“斜倚屏山偷喜”,则写出他的神态。“宝髻慵梳”,言其因喜不欲起床;“香笺折破”则言其因喜悦,随手将书信撕毁。“高高名第”一句,既写自己荣居高位,又暗指杨氏姊妹的骄纵淫逸。

“秦楼十二”两句,言杨妃与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内,寻欢作乐,不知国政之忧。“知他向、谁家沉醉”,则言他们醉生梦死,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知世事变迁之快。

这首词用白描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荒淫无耻的生活作风的不满和憎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