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
拗拗硗硗,突突兀兀。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内容主要涉及禅理和修行。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 定上座:指的是禅宗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即达摩。他在这里可能被视作一个象征或导师。
  • 桥上立有座主:桥通常象征着过渡、连接与启示,而“座主”则是对达摩的一种尊称。
  • 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如何在禅修中找到其核心或终极意义。

第二句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 辨金要识鍮:鍮是古代用来炼金的一种矿石,这里比喻寻找真理或智慧需要深入本质、识别关键。
  • 觅髓须打骨:骨髓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喻寻求真理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核心。

第三句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 平地激风波:在平静的表面上激起波涛,意味着在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着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 禅河没窠窟:形容禅宗修行如同河流一样深邃且充满未知,没有明确的终点或归宿。

第四句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

  • 党理亦党亲:这里指的是儒家思想强调的家族伦理和国家治理相结合的理念。
  • 成家又成国:强调个人和家庭的成功也能为国家带来正面的影响。

第五句

“拗拗硗硗,突突兀兀。”:

  • 拗拗硗硗:形容地形崎岖不平,比喻人生或修行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 突突兀兀:同样描述地形的崎岖不平,但在这里更强调的是某种不平坦、不稳定的状态。

第六句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

  • 无限傍人:形容周围有很多人,暗示着修行者所面临的外界诱惑和干扰。
  • 眼睛凸出: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渴望和迫切,如同眼睛因追求目标而向外突出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修行为主题,通过提问和探索的方式,表达了修行者在追寻真理道路上的艰辛与困惑。诗中多次使用“辨”和“求”等动作,强调了探求知识的重要性和过程的艰难。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禅宗修行中悟道不易、内心挣扎与追求真理决心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