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放倒,云门扶起。
放倒扶起,有宾有主。
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注释】
南泉:即慧南,唐代高僧。云门:即慧沼,唐代高僧。偈颂一百六十首:是慧南所作的诗篇,共一百六十首。其一百十三:指第130首至第149首之间。
【赏析】
这首偈颂是说南泉(南岳)慧南与云门文偃两位禅师的一段交往故事。
南泉,即南岳,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境内,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南泉的慧南禅师在唐朝时很有名气,曾为五祖弘忍的门徒,后成为六祖惠能的师傅。
云门文偃禅师也是一位有名望的高僧,他与慧南同师于五祖弘忍,但后来因对弘忍的教导方式不满而离开了五祖门下,自立为派,称为“南宗”。
这首诗讲述的是南泉慧南与云门文偃之间的一段交往故事。当时,慧南在南泉寺讲法,云门文偃也来到这里听法,两人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他们的性格却不同,慧南性格豁达洒脱,喜欢放荡不羁;而文偃则沉稳谨慎,善于谋划。因此,两人虽然在一起修行,但是却很难相处。
有一天,当慧南外出化缘时,云门文偃趁机将他放倒在地上,让他跪在地上磕头作揖。慧南当时非常恼火,但又不敢反抗,只好无奈地接受他的安排。事后,他感慨地说:“我被文偃扶起,但他却没有把我当作主人对待。”
过了几天,慧南又来到云门文偃的住所,希望与他一起修行。文偃见到他后,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将之放倒,而是将他迎入内室,为他安排了座位。这时,慧南才真正感受到了文偃的热情款待。
事后,慧南感叹道:“我被文偃扶起,但他却把我和他视为平等的主人。”
这段经历让慧南深感意外,也让他对云门文偃有了新的认识。他知道,自己与这位禅师虽然性格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友好交往。相反,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南泉慧南和云门文偃两位禅师虽然性格不同,但却能在修行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并不在于外表的相似,而在于内心的相通。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成见,真诚待人,就能结交到知心的朋友,共同度过人生的风雨。
这首诗还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性格不同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产生隔阂或排斥心理。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对方的长处,接纳对方的缺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