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斋里,闲情起暮吟。
路长沙鸟尽,人在翠微深。
远树烟中没,寒花竹外寻。
自嫌名与利,谁识此生心。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到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和思想情感等,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要将现代汉语中的有关知识贯穿进去,注意各选项在内容和手法上的的区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先指出重点诗句的意思,再结合全诗加以理解,然后写出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点出表达的思想感情。“寂寞空斋里”,诗人独居幽居,心境自然孤独寂寞;“闲情起暮吟”,诗人在暮色中吟咏,内心充满寂寥之情。“路长沙鸟尽,人在翠微深”,诗人独自行走在小径上,鸟儿已经飞得无影无踪,而自己仍在茂密的竹林深处徘徊。“远树烟中没,寒花竹外寻”,远山在雾气中隐去,寒梅之花在竹子外探求。“自嫌名与利,谁识此生心”,“自嫌”即“自觉惭愧”,诗人感到惭愧的是名利之心,而又有谁会认识自己的内心呢。
【答案】
译文:
我独处幽居,心怀孤独。我在暮色中吟诵,满怀寂寞之情。路上已不见鸟雀,人还在翠微深林之中徘徊不定。远方的树木,在烟雾中隐去;而寒梅之花,却在竹丛之外寻找。我自觉惭愧的是名利之心,而又有谁会认识我内心的真诚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后写的一首抒情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独居深山时的孤寂之感以及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全诗意境清旷,风格淡远,语言清新自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