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于一切法上通,身去亦是有所得。
若于一切用处豁,落去亦是有所得。

【注释】

偈颂:即诗颂。佛教用语,泛指佛教经文、仪规等。

偈:即诗篇,这里是指佛经的节录。

二百零五首:指《大乘起信论》中的“二十品”。

若于:对于……。

一切法:指一切事物。

通:了解,领悟。

身去:离开身体。

亦是:也是。

有得:有所收获。

落去:离开或脱落。

【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修行的道理,即要通过修行获得智慧和悟性。

从字面来看,“若于一切法上通”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一切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有所收获。这里的“一切法”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等。当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所收获,这种收获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上的。

“若于一切用处豁”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看透事物的表象,看到它们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会有所收获。这里的“用处”指的是事物的功能和作用,比如一个物体的功能就是用来承载其他物体的,一个物体的作用就是为其他物体服务的等等。当我们能够看透这些功能和作用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所收获,这种收获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落去亦是有所得”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放下一些东西,不再执着于它们,那么我们就会有所收获。这里的“落去”指的是放下或解脱,比如放下一个包袱、放下一段感情等等。当我们能够放下这些东西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所收获,这种收获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和提升。

这首诗告诉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一切事物深刻的理解,看透它们的表象和本质,并且能够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心灵上的充实和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