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取模画,人成幻化。
得失一阄,是非一马。
建立摐摐,权行且且。
平贴而安,放荡而野。
科臼弗存,轨仪何暇。
饥则餐,饱则罢。
硬而枕,软而藉。
出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
更问如何,之乎者也。

【注释】

“像取模画”,像指佛像。“模画”是说佛像的塑模画像,即雕塑。

“人成幻化”,指塑像的人成了虚幻变化之物。

“得失一阄”,比喻一切得失都像是用一枚骰子掷出的结果一样,完全由命运决定。

“是非一马”,比喻一切是非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骑在马上驰骋于原野,无法改变方向。

“建立摐摐”,建立指的是创立或建立某种制度或规范。“摐摐”是形容声音的清脆、响亮,这里用来比喻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权行且且”,权行表示暂时实行,且且表示暂且如此。

“平贴而安”,意思是将塑像安置得既平展又稳固。

“放荡而野”,指塑像的姿态放纵不羁,没有拘束。

“科臼弗存”,科臼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用来量取谷物。“弗存”表示不存在,这里指儒家学说中的礼仪制度不再存在。

“轨仪何暇”,轨仪是指古代的礼仪制度,这里表示这些制度已经没有时间去遵守了。

“饥则餐,饱则罢”,意思是饿了就吃饭,吃饱了就不吃了。这是形容人的贪欲和欲望。

“硬而枕”,硬是指坚硬、刚硬;“枕”是枕头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塑像坚硬如石,不能移动。

“软而藉”,软是指柔软、松弛;“藉”是坐垫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塑像柔软舒适,可以随意摆放。

“出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 这句诗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超越世间的一切纷扰,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他也能够将整个世界纳入自己的心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里的“世间”和“世间”意思相近,指世间的一切;“天下”和“天下”意思相近,指整个宇宙或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超越世间的一切纷扰,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他能够将整个世界纳入自己的心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需要修行和修炼才能达到。

之乎者也。”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对于这种境界,人们只能赞叹不已,却难以理解其中的道理。这里的“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用于强调语气和表达疑问等意义。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只能赞叹不已,却难以理解其中的道理。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表明人们对这种境界的高深莫测感到敬畏和钦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