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水求纹,谩劳心力。
陶空作器,枉费工夫。
游溟渤始测浅深,登须弥乃知高远。
太阳门下,爝火何施。
镆铘匣边,铅刀可弃。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镂水求纹,谩劳心力。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流水中试图雕刻出花纹,徒劳无功,徒增劳累。这里的“镂”指的是雕刻,而“水”则暗示着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东西。诗人通过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在无意义的事物上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2. 陶空作器,枉费工夫。 “陶空作器”指的是制作无用之物,而“枉费工夫”则意味着白费力气。诗人认为,即使制作出物品,也不会有任何实际价值。这里的关键词“陶”指的是制造,“枉费”表示徒劳,“工夫”指努力或劳力。

  3. 游溟渤始测浅深,登须弥乃知高远。 这两句诗意为在广阔的海洋中尝试测量水的深浅,而在须弥山(印度佛教中的一座山峰)上才能体会到世界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这里的关键词“溟渤”和“须弥”分别指大海和喜马拉雅山脉,反映了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

  4. 太阳门下,爝火何施。 “太阳门”指的是太阳的门户,即太阳系的边缘。而“爝火”则是指微小的光芒或力量。这句诗意味着在太阳的光芒下,即使是微弱的火光也无法发挥作用。

  5. 镆铘匣边,铅刀可弃。 “镆铘匣”指的是古代的剑匣,而“铅刀”则是比喻弱小的工具或人物。这句诗表达了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弱小者应该放弃,因为不值得与之争斗。这里的关键词“镆铘”指的是剑,“铅刀”是比喻弱小的金属刀。

译文:
镂刻流水寻求图案,徒然劳神费力。
空做器物徒劳无益,枉费心思和时间。
探索深海方能知深浅,登上高峰方知天地之广。
日光之下,微光何用?
锋利宝剑旁边,铅制武器可以丢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提出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方法。它强调了从整体上看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在面对强大对手时,不应该浪费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此外,诗歌还体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认识到自身局限后,能够放下不必要的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