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回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
【注释】
十六观经颂 上品下生:这是一首佛经中的赞美诗。“上品”指佛教三乘中的上乘,即大乘佛法;“下生”指下等的轮回。全诗是说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以这样的功德来回向,生已当住欢喜地。
【赏析】
本诗是《十六观经》中“上品下生”(六度之一)的赞颂。“深信因果奉大乘”,这是对修菩萨道者所持的信仰和态度的一种概括。所谓“深信因果”,是指修菩萨道者深信因果报应的道理;所谓“奉大乘”,是说修菩萨道者奉行大乘佛法。
“但发无上菩提意”,这是说修菩萨道者发愿修行,追求最高的菩提境界。菩提,梵语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悟、智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以此功德回愿生”,这是说修菩萨道者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生死,以求往生净土。所谓“此功德”是指修菩萨道者所修的一切善业,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
“生已当住欢喜地”,这是说修菩萨道者在临终之际,应当安住于欢喜地,即阿弥陀佛所说的极乐世界。欢喜地,又称极乐世界,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名称,又是佛所居住的处所,也是诸天众居住的地方,更是一切众生所向往的地方。
这首诗表达了修菩萨道者对于因果报应、大乘佛法以及极乐世界的信仰和追求。它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大乘佛法以及极乐世界的教义,同时也表达了修菩萨道者对于生死轮回、净土信仰和极乐世界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