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注释】

受持:接受并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除五戒外,还有不涂香、不涂粉、不着衣、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等。斋:指清净的素食。修行诸戒回向愿:修行五戒八戒,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成佛。回向愿,是说修得这些戒律后,把所得功德回向给众生。阿罗汉:佛教名词,指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在佛教中,“阿罗汉”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赏析】

《十六观经颂》中的《中品上生观》,讲述的是修行者通过接受和遵守道德规范(五戒八戒),从而获得智慧,最终达到成佛的过程。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描绘了修行者通过修行五戒八戒,最终能够听到佛法的声音,从而达到阿罗汉的境界。

从诗中可以看出,修行者在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智慧和悟性。这种悟性使他们能够听到佛法的声音,从而理解佛法的真谛,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赞美了修行者通过遵循道德规范,最终能够听到佛法的声音,从而达到阿罗汉境界的过程。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也强调了佛法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