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水千篇未足哦,不酬一语亦同科。
若非身世相忘久,应是江山得助多。
旬月有人加锻炼,壶觞无地不婆娑。
西湖南荡相寻处,门断红尘接翠萝。
【注释】:
翻水千篇未足哦,不酬一语亦同科。
若非身世相忘久,应是江山得助多。
旬月有人加锻炼,壶觞无地不婆娑。
西湖南荡相寻处,门断红尘接翠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高髯诗稿的评价。全诗共八句,前三句为首联、颔联和颈联,主要写高髯的诗歌;后五句为末联,主要写自己对高髯诗歌的赞赏。
首联“翻水千篇未足哦,不酬一语亦同科”的意思是说,我翻看了许多诗人的作品,觉得还不够,但即使只吟诵一句,也足以与他们并列。这里的“翻水千篇”指的是作者翻阅了很多诗人的诗歌。而“未足哦”则是表示作者对诗歌的欣赏还远远不够。至于为什么不用“吟”而用“哦”,可能是因为“哦”更具有亲切感,更能表达作者对诗歌的热爱。
“若非身世相忘久,应是江山得助多”这两句则是对高髯诗歌的赞美。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与自己的身世无关,那么高髯的诗歌就更加值得赞赏了。这里的“得助”指的是高髯的诗歌能够得到读者的喜爱,从而得到更多的赞誉。
第三联“旬月有人加锻炼,壶觞无地不婆娑”则是描述高髯诗歌的特点。意思是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这么多人对他的诗歌进行打磨和修饰,而他的诗歌则无处不在,让人无法忽视。这里的“锻炼”指的是打磨和修饰,使得诗歌更加优美。而“婆娑”则是形容高髯的诗歌如同婀娜多姿的柳枝,让人陶醉其中。
最后一句“西湖南荡相寻处,门断红尘接翠萝”则是对高髯诗歌的赞美之辞。意思是说,在西湖南岸有一处地方,那里的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而这里的人却与世隔绝,仿佛只有青山绿水相伴。这里的“翠萝”指的是青翠的树木,象征着高髯的诗歌如同山间的翠树一般清新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高髯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向人们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