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如海海不深,妾义如铁利断金。
舍生取义我所欲,忍死织室羞同心。
春姿忽作秋蓬委,一寸刚明曾不死。
明年原上野花繁,一枝自托华风起。
袅袅娉娉不成艳,态度浅深生色染。
向人欲诉却无言,寂寞千年恨谁掩。
芳郊游女宛转歌,倚春拍手看婆娑。
露晞初日枝头坠,犹有君王别时泪。
翻刘覆楚知几何,大风竟作还乡歌。
淮南区区欲为帝,淮阴堂堂贺陈狶。
虞美人草(节选)
君恩如海深,妾义如铁坚。
舍生取义我之所欲,忍死织室羞同心。
春姿忽作秋蓬委,一寸刚明曾不死。
明年原上野花繁,一枝自托华风起。
袅袅娉娉不成艳,态度浅深生色染。
向人欲诉却无言,寂寞千年恨谁掩。
芳郊游女宛转歌,倚春拍手看婆娑。
露晞初日枝头坠,犹有君王别时泪。
翻刘覆楚知几何,大风竟作还乡歌。
淮南区区欲为帝,淮阴堂堂贺陈狶。
注释:
- 君恩如海深:比喻君王的恩情深厚如海洋般无边无际。
- 妾义如铁利断金:比喻妾身的义气坚如铁石,锋利如利剑能割断金铁。
- 舍生取义我所欲:意为为了正义可以舍弃生命。
- 忍死织室羞同心:指忍受困苦在织布房里缝制衣物,心中对丈夫充满敬意和羞愧之情。
- 春姿忽作秋蓬委:形容春天的美丽瞬间变成了秋天的凄凉景象。
- 一寸刚明曾不死:意指即使只有一寸长的刚直之性也从未消亡。
- 明年原上野花繁:明年春天的原野上将开遍各种野花。
- 一枝自托华风起:意思是自己的才华如同花朵一样在风中自由绽放。
- 袅袅娉娉不成艳:形容女子婀娜多姿却不过于娇媚,自有一番风采。
- 态度浅深生色染:形容女子态度含蓄而深远,如同色彩被涂抹。
- 向人欲诉却无言:本想诉说心中的感受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
- 寂寞千年恨谁掩:指心中无尽的寂寞与怨恨无人理解或掩盖。
- 芳郊游女宛转歌:形容女子在阳光下欢快地唱歌跳舞。
- 倚春拍手看婆娑:形容女子随着春天的节奏拍手舞蹈。
- 露晞初日枝头坠:早晨的露水在阳光下让枝头的花瓣落下。
- 犹有君王别时泪:暗示着曾经分别时的泪水依然存在。
- 翻刘覆楚知几何:形容事情的变化无常,难以预料。
- 大风竟作还乡歌:意味着在经历了大风之后,终于能够高兴地唱起回家的歌。
- 淮南区区欲为帝:指韩信虽然只是小小的郡守,但仍有雄心壮志想要成为皇帝。
- 淮阴堂堂贺陈狶:指陈平虽地位低下但心怀大志。
赏析:
《虞美人草》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全诗以“虞美人”为题,寓意深远,既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君恩如海深”,运用了“海”这个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君王的恩情如同大海般深沉广阔。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君王的恩泽之大,也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敬畏之情。
“妾义如铁坚”则通过“铁”这一象征坚定、刚毅的意象,展现了妾身所坚守的义气如同铁石般坚硬不摧。这种坚定的态度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坚守,也是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诚。
诗句“舍生取义我之所欲,忍死织室羞同心”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勇气。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生死抉择上,更是一种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接下来两句“春姿忽作秋蓬委,一寸刚明曾不死”则描绘了主人公在逆境中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尽管身处困境,但主人公始终保持着一颗刚直的心,从未屈服于命运。这种坚韧精神令人敬佩。
结尾两句“明年原上野花繁,一枝自托华风起”则展望了未来的美好愿景。明年的田野将会繁花似锦,而主人公也将如同那盛开的花朵一般,散发出独特的光彩。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无畏、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反思,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