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凄凉亦可怜,白杨丹旐去翩翩。
哀哀声里无消息,打著南边动北边。
【注释】
“薤露凄”三句:意思是,在薤(一种野菜)的坟前,显得凄凉又可怜。白杨,白色的杨树;丹旐,红色的旗。
“哀哀”两句:意思是,在这凄凉的声音里,没有任何的消息,只让人打南边的那边打到北边的那边。
【赏析】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是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一部佛教颂诗集,共一百零三首。贯休为五代十国时的蜀主王建所重,曾赐号“禅月大师”。他的诗多以佛理入诗,借古喻今,寓意深刻。本篇就是一首佛教赞诗。首二句说,在薤菜(一说是薤草)的坟前,显得凄凉又可爱。薤菜是一种野菜,生长在田野里,秋天开花,冬天结籽,根可食,叶可作蔬。薤菜有清冷之感,故称“薤露”,也用以比喻坟墓,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即用此意。“白杨丹旐”,指送葬的仪仗队伍。白杨,白色杨树,这里代指死者;丹旐,红色旗帜,这里代指送葬的队伍。“翩翩”,形容飞翔的样子。这两句写送葬的人马飞逝而去。
“哀哀声里”四句:意思是,在这凄凉的声音里,没有任何的消息,只让人打南边的那边打到北边的那边。这几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送葬队伍的声音写得十分凄凉。“哀哀”,形容哭声。“消息”,音义并同“音讯”。“无消息”,即没有一点消息。“动”,动词,使……感动。“打”,动词,指击打。这四句诗描写了送葬队伍悲戚的送行场景,写出了送葬者对亡者的哀思。全诗通过送葬这一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