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向广寒宫里呈月,圆悟向龙王宫里呈珠。
荐福虽臂长袖短,亦有一个道处。
【注释】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七十八:云门,法眼禅师,俗姓何,号佛眼,为临济正宗法嗣,住持径山。圆悟,法灯禅师,俗姓杨,号古佛,为临济宗风派之嫡传,住持黄龙。广寒宫,月宫,在月中。龙王,海神名。荐福寺,在杭州。臂长,袖短,比喻僧衣。道处,修行之处。
【赏析】
《颂古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主要写佛家禅语的机趣,用“呈”字来表达。全诗以云门、圆悟两个僧人为例,说明虽然他们所处之地不同(一个在月宫,一个在海里),但他们都达到了“道处”这一最高境界。
前两句,先从时间上说,云门到广寒宫呈献月色,圆悟到龙王洞呈献珍珠。后两句,再从空间上说,虽然云门在天上,与佛同乐,但圆悟却在地下,也有一个修行的道场。这四句诗,既写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又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境界,而最后一句“亦有道处”,则将两者联系起来,突出表现了禅宗的机锋。
本诗是一首颂诗,颂的是佛教禅宗的机锋。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反对拘于形式和文字。本诗正是通过描写云门和圆悟两位禅师的言行,来颂扬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