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驾烛龙,赫日当空。
山河大地通身汗出,草木昆虫无处潜踪。
昨夜三更,拄杖子蓦然𨁝跳。
触著帝释鼻孔,雨似盆倾。
是汝诸人半醒半困,犹在梦中,喜喜欢欢是老农。
【注释】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八十一:偈颂。佛教禅宗称唱诵的佛经为“颂”。“偈”和“颂”音同义近,本篇是一首偈颂。偈颂是佛教的一种文体。它用韵文形式来表达对佛理、禅意的领悟,内容多以佛教经典故事或佛祖言行为主。此诗写大旱之后,天降甘霖,众生欢喜的场景。
谁驾烛龙,赫日当空:谁驾着烛龙,太阳高照。
山河大地通身汗出,草木昆虫无处潜踪:山河大地都被汗水浸透,草木昆虫无处藏身。
昨夜三更,拄杖子蓦然𨁝跳。
触著帝释鼻孔,雨似盆倾。
是汝诸人半醒半困,犹在梦中,喜喜欢欢是老农。
注释:是谁驾着烛龙,阳光高照大地?整个大地都被汗水浸透了,草木昆虫无路可逃。昨夜三更时分,突然有拄杖者跳跃而起,碰到了帝释(即玉帝)的鼻子上。大雨如同倒扣的盆子一样倾倒下来。这些正在半梦半醒状态的众生,仍然沉浸在梦中,喜喜欢欢的样子,就像是那老农。
赏析:
这首偈颂是说天地间久旱不雨,庄稼枯死,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天意难测,就在百姓绝望时,突然之间,大雨倾盆而下。这雨势之大,连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感到吃惊。此时,那些曾经在梦中的人,仿佛也从睡梦中醒来,欣喜若狂地迎接这久违的甘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景:久旱之后的暴雨让所有受苦的人感到惊喜和满足。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脸上,还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他们似乎在雨中找到了久违的快乐,甚至忘记了自己还在梦中。这种喜悦和满足感可能来自于久旱后的甘霖带来的滋润,也可能来自于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戏剧性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喜悦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