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事茫茫,阴阳割昏晓。
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
燕语雕梁,蛙鸣芳草。
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
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柈心,狼藉知多少。
【赏析】
《偈颂一百零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编,共一百零三首。其内容以佛教禅宗思想为主题,多用白话文表达。其中第九十三首为“偈颂”之一,全诗如下:
今古事茫茫,阴阳割昏晓。
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
燕语雕梁,蛙鸣芳草。
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
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槃心,狼藉知多少。
译文:
古今之事如梦如幻,天地之间阴阳分割白昼与夜晚。
晨露点缀着娇嫩的桃花,细丝轻飘于堤岸杨柳。
燕子在雕花的屋梁上啼叫,青蛙在芳草间鸣叫。
钟声和报时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大的、小的,都显得微不足道。
山中的和尚听了这些声音后,心中涌起深深的烦恼,如同被涅盘火焚烧般痛苦。
他的心境就像狼藉的涅磐一样,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烦恼。
注释:
- 今古事茫茫:意思是古今之间的事像一团雾一样迷茫。
- 阴阳割昏晓:指昼夜更替,将白天和黑夜分开。
- 碧露缀小桃:意思是绿色的晨露像珍珠一样点缀着娇嫩的桃花。
- 绿线垂堤柳:意思是绿色的柳丝像绿色线一样垂挂在堤岸上。
- 燕语雕梁:意思是燕子在雕花的屋梁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 蛙鸣芳草:意思是青蛙在芳草间鸣叫声。
- 杂报声:各种声音。
- 大底大:指那些声音虽大但不值得注意。
- 小底小:指其他的声音虽然微小,但是很有意义。
- 培增慎恼:培养增加烦恼。
- 片涅盤心:形容人的心境犹如被火烧过的涅磐一样。
- 狼藉知多少:不知自己的烦恼有多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