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丘峨峨,动植斯属。
高既自遂,大亦自足。
和风斯扇,膏雨斯沐。
我仁如天,以亭以育。(一章)
崇丘巍巍,动植其依。
高大之性,各极尔宜。
王道坦坦,皇猷熙熙。
仁寿之域,烝民允跻。(二章)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崇丘(即高大的山丘)和动植(动物与植物)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谐、生物多样性和道德修养的看法。

逐句释义:

  1. 崇丘峨峨,动植斯属。(第一章)
  • 崇丘峨峨:形容崇丘非常高大。
  • 动植斯属:指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依赖这样的高丘作为栖息地。
  1. 高既自遂,大亦自足。(第二章)
  • 这里描述了崇丘的高度足以满足所有生物的需求。
  1. 和风斯扇,膏雨斯沐。(第三章)
  • 和风斯扇:温和的风轻轻吹拂,带来清凉。
  • 膏雨斯沐:润泽的雨水滋润大地,滋养万物。
  1. 我仁如天,以亭以育。(第四章)
  • 这里的仁指的是仁慈、仁爱。
  • 以亭以育:通过仁爱来营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
  1. 崇丘巍巍,动植其依。(第五章)
  • 形容崇丘高大巍峨,为所有生物提供庇护。
  1. 高大之性,各极尔宜。(第六章)
  • 这里讨论了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需求,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得到满足。
  1. 王道坦坦,皇猷熙熙。(第七章)
  • 强调了王道(统治之道)的宽广和明亮。
  1. 仁寿之域,烝民允跻。(第八章)
  • 描述了在仁爱治理下,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译文:

  • 第一章 崇丘峨峨,动植斯属。高既自遂,大亦自足。和风斯扇,膏雨斯沐。我仁如天,以亭以育。
  • 第二章 崇丘巍巍,动植其依。高大之性,各极尔宜。王道坦坦,皇猷熙熙。仁寿之域,烝民允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崇丘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自然和谐、生物多样性和道德伦理的完美结合。诗中的崇丘象征着社会的基石,而动植则代表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社会结构。

诗中“崇丘”一词多次出现,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提到的“和风”、“膏雨”等意象,也表达了对自然界恩惠的感激之情。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仁爱理念,认为只有通过仁爱才能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这种观点强调了道德修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理想状态的探索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