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为庵主。勤勤接待,云朋霞侣。时时地、疏远尘缘,渐渐成觉悟。
悟心开,便得遇。本师遣我,专来化度。阐妙玄、穿凿愚迷,要荐归蓬府。

【注释】

清心镜本名红窗迥:清心镜是本名(别称),红窗迥指庵主。清心镜,即佛性明镜;红窗迥,即庵主之室。我当初,为庵主。勤勤接待,云朋霞侣。时时地、疏远尘缘,渐渐成觉悟:我当初当庵主时,勤勤接待来访的云朋霞侣,时时远离尘世纷扰的缘份,渐渐地领悟到佛理和道理。悟心开,便得遇。本师遣我,专来化度。阐妙玄、穿凿愚迷,要荐归蓬府。:悟了佛心的人就得到遇机而动的机会,本师派遣我来专门教化引导他们。阐述佛性的道理,穿透愚人与智者所持的偏见,使他们回归到佛门。

【赏析】

这首偈语是一首劝导人们弃邪归正的诗。全篇以“庵主”自居,以慈悲之心劝告世人弃邪归正,皈依三宝,修习佛道。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其中蕴含的佛理却是深奥难解。

第一句“清心镜本名红窗迥”,是说“清心镜”这个法号,其实是庵主的真名,也是其修行的真实境界。“清心”是佛教用语,意为清净内心,摒除杂念,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明镜”则是佛教中的净瓶,象征着清净、光明、智慧。“红窗迥”是庵主的住所。

第二句“我当初,为庵主”。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庵主的敬仰之情,同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作为庵主的弟子,他勤勤恳恳地接待来访的云朋霞侣,时时远离尘世纷扰,渐渐地领悟到了佛理和道理。

第三句“悟心开,便得遇”,这是说当一个人真正领悟到了佛理和道理之后,就会遇到佛法中的一切因缘。这里的“悟心开”是指悟到真理的心,而“遇”则是指遇到佛法中的因缘。

第四句“本师遣我,专来化度”,是说本师派遣我来专门教导和引导众生。这里的“本师”指的是佛祖,而“化度”则是指教化和度化。

第五句“阐妙玄、穿凿愚迷”,是说阐述佛性的道理,穿透愚人与智者所持的偏见,使他们回归到佛门。这里的“妙玄”是指佛性的道理,而“穿凿”则是指打破迷信和偏见。

第六句“要荐归蓬府”,是说要将众生引荐回到佛门之中。这里的“蓬府”指的是佛门,而“荐归”则是指推荐和引导。

这首诗通过描绘庵主的形象以及其对待云朋霞侣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对众生的关爱。同时,也体现了禅宗的教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能够领悟到佛性的道理,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