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自爱淳音含太古,谁传清溜入南薰。
秋风几共橙香注,晓月曾和鹤唳闻。
我欲婆娑竹林国,洗空尘耳正须君。
注释:
- 槽声同彦高赋:与友人一同吟诵诗作。
- 糟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用竹子做酒糟的容器,经过竹林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将来有人赞美我的诗句(我),我也赞美他的诗句(他)。
- 自爱淳音含太古:喜欢那淳朴的音乐和古老的气息融合在一起。
- 谁传清溜入南薰:谁将这清澈的声音传播到南方?
- 秋风几共橙香注:秋天的风和橙子的味道交融在一起。
- 晓月曾和鹤唳闻:清晨的月亮和鹤鸣之声相映成趣。
- 我欲婆娑竹林国,洗空尘耳正须君:我想要在竹林中尽情舞蹈,洗涤心灵中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首联“糟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他用竹子制成的酒糟容器,穿过竹林时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自爱淳音含太古,谁传清溜入南薰”则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他认为只有保持淳朴、古老的声音才能更好地融入自然,而这种声音应该被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颈联“秋风几共橙香注,晓月曾和鹤唳闻”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秋天的风吹过柑橘树,带来了阵阵清香;清晨的月亮伴随着鹤鸣之声,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尾联“我欲婆娑竹林国,洗空尘耳正须君”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竹林中尽情舞蹈的愿望。他认为只有在这片净土中才能真正洗净尘世的烦恼,因此他需要朋友的帮助来实现这个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诗意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