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奸雄君似鬼,奸雄我道鬼输君。
身犹北面魏基建,骨入西陵汉鼎分。
贪与卯金成舜禹,不知典午笑桓文。
清漳不洗前朝恶,日绕三台送夕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内容广,包括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其中“鉴赏”一词是重点,考生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修辞手法)、结构(结构形式)等;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情感主旨;最后注意对诗中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的分析。
- 首联:“人道奸雄君似鬼,奸雄我道鬼输君。”
【赏析】
“人道”,谓一般人认为。这里指世人的议论。“奸雄”,“奸诈英武的人”。这一句是说,人们都说奸诈的人(指曹操)像鬼一样阴险狡诈,而我认为,曹操才是真正阴险狡诈的,因为他比鬼还要阴险狡诈。诗人用这种反问的笔法,有力地揭露了曹操的丑恶面目,表达了诗人对曹操奸诈的憎恨。
- 颔联:“身犹北面魏基建,骨入西陵汉鼎分。”
【赏析】
“身犹北面魏基建”,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诗人用典,暗讽曹操篡夺汉家天下。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史称“魏”。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于吴,蜀国灭亡,刘备退守白帝城。诗人以“魏”“蜀”喻曹操、刘备,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的立场。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出师伐魏,五月渡泸,败绩,退军,次年病死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国由后主刘禅统治,诗人以“魏”“蜀”喻刘备、诸葛亮,表示忠于汉室的决心。
“骨入西陵汉鼎分”,汉鼎,即传国之宝,比喻政权。诗人用典,暗寓自己忠于汉室之心。
- 颈联:“贪与卯金成舜禹,不知典午笑桓文。”
【赏析】
“卯金刀”,古代铜制刑具,这里泛指刀剑之类。“典午”,即东晋,当时孙权称帝,国号为吴,史称东吴、东晋。“典午”,借指东吴。“笑桓文”,指东晋王导和谢安。王导曾劝东晋皇帝司马道子杀桓温,以免引起外患,谢安也曾劝司马道子杀掉王恭等人,以免引起内讧,所以“笑桓文”即讽刺二人的权谋之策。这两句是说:你贪图功名利禄,就像当年商纣王和夏桀一样,他们贪图美色,最终被历史所抛弃,而我却一心一意地为汉朝效力。
- 尾联:“清漳不洗前朝恶,日绕三台送夕曛。”
【赏析】
“清漳”,水名。“夕曛”,夕阳的光辉,这里代指傍晚。这两句是说:清漳河水不能洗净前朝的恶政,太阳在西边落下,它仍然环绕着三台山,照耀着那里的景象。
这两句是全篇的总结,诗人以景结情。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奸诈的曹操与忠良的诸葛亮、刘备、王导、谢安进行对比。他既赞美了诸葛亮的忠诚,又批评了曹操的奸诈;既赞扬了王导、谢安的政治谋略,也批评了桓温的野心。诗人通过对比的写法,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做一个忠诚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敢于斗争、勇于献身、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政治家,而不是一个阴谋家、野心家。
【答案】
译文:
人们说奸诈的人像鬼一样阴险狡诈,而我却说,曹操才是真正的阴险狡诈者,因为他比鬼还要阴险狡诈。曹操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仍像生前一样地威风凛凛。他的尸体还埋藏在西陵的汉墓之中。曹操虽然死了,但他的名声却像太阳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
注释:
人道:人们说。人道奸雄(指曹操)如鬼。人道,一般说法是指人的主观意识,这里指人们的看法。奸雄,奸诈英明有才能的人。
奸雄我道鬼输君:奸雄我道鬼输君,意思是说,奸诈的人(指曹操)比我更像鬼。我道鬼输君,意思是我骂你像鬼一样阴险狡诈。
身犹北面魏基建:身犹北面魏基建。魏基建指的是魏王曹操。北向面建魏王之基(庙),意思是说他虽已死去,但像生前一样威风凛凛。
骨入西陵汉鼎分:骨入西陵汉鼎分。汉鼎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铸的传国之宝,用来比喻政权。
贪与卯金成舜禹:贪与卯金成舜禹。卯金刀指铜制的刑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贪图功名利禄。
不知典午笑桓文:不知典午笑桓文,典午即东晋。典午指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东晋相继建立的时代。桓文指东晋王导和谢安,两人曾经劝说东晋皇帝司马道子杀死桓温,以免引起外患。
清漳不洗前朝恶:清漳不洗前朝恶。清漳河是发源于山西省的一条河流。清漳河水不能洗净前朝的恶政,意思是说清漳河水只能洗刷自己的污秽。
日绕三台送夕曛:日绕三台送夕曛。三台山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宫殿所在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奸诈、凶残、贪婪、好大喜功、忘恩负义、残忍暴虐等行径的全面揭露,对曹操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同时也歌颂了诸葛亮、刘备、王导、谢安等忠良之士的高尚品质和远大的抱负。作者以曹操自比,表达了他忠于汉室的理想和对奸诈之徒的憎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