翚飞高阁迥凌虚,中有盘盘一塔孤。
千里河山随指顾,诸天日月绕弥卢。
神超罔象遗身世,眼入苍茫一有无。
便欲乘风游汗漫,幡然回首念南都。

【注释】

登定安阁:登上定安阁。定安,地名。

翚(huī)飞:彩羽高飞。

盘盘:圆滚滚的样子。

弥卢:梵语,意译为“佛”。

神超罔象(wǎngxiàng):超脱于世俗之想。

苍茫:辽阔迷茫。

南都:指南京。

【赏析】

此诗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诗人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登楼览胜,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遂写下了这首七绝。

首句“翚(hī)飞高阁迥凌虚”,起笔便点出“高阁”,说明诗人登临之地乃一高耸入云的阁楼。“翚”通“翚”,即彩羽,这里指彩霞。“迥凌虚”三字描绘出阁的高峻与突兀。“中有盘盘一塔孤”,这一句紧承前句而来,诗人从阁中眺望,只见一座孤零零的宝塔矗立在云天之间。“盘盘”形容塔身修长,层层叠叠;“一塔孤”则突出了塔的孤独。“千里河山随指顾,诸天日月绕弥卢”,这两句写诗人站在高阁之上,目光所及之处,是那辽阔的江河流水、壮丽的山河大地。而那一轮明月,仿佛也在陪伴着他,与他一同欣赏着这美妙的夜景。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河大地和明月都拟人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诗人又进一步展开了想象:“神超罔象遗身世,眼入苍茫一有无。”在这高阁之上,他仿佛看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已经脱离了尘世的羁绊,进入了一片虚无缥缈的世界。这里的“罔象”指的是没有形体的存在,也就是佛教中的空无。诗人在这里通过想象,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他也通过这种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便欲乘风游汗漫,幡然回首念南都”,则是诗人在高阁之上的所思所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原本想要乘着风儿去游览那遥远的天地间,但当他回过头来时,却突然想起了家乡南京。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开阔,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