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翰林公,清癯如令威。
雪花对尊酒,浩气先春归。
一还天地素,平尽山川巇。
松竹泻清声,窗户明幽辉。
呼童设茶具,巡檐收落霏。
清寒入诗肠,思绕昏鸦飞。
力除盐絮俗,改事文章机。
后生那办此,颦眉正冥挥。
请看西溪老,传著东坡衣。
【赏析】
此诗写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赵文孺、路宣叔同赋雪诗,作者应和。诗中以“陪”字为领字,分八句,每句四字,韵脚均用上平四支韵,共二十八个字。
首联起笔,以翰林院官的身份自比令威仙子。
颔联承转。“雪花对尊酒”,即把飘落的雪花和洁白的尊酒相对照,写出雪花的纯洁晶莹与尊酒的清冽醇厚。“浩气先春归”,则写出雪花在春天到来之前便已先到人间,其气势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颈联进一步写雪花的壮丽景象。“一还天地素”,写雪花覆盖大地,回归自然本色;“平尽山川巇”,写雪花消融了高山大川的险峻。
五、六句写雪花的清雅高洁。“松竹泻清声”,写松竹因雪花而发出清新悦耳的声响;“窗户明幽辉”,写窗前因雪花而变得明亮幽深,映衬出诗人的高洁品格。
尾联写雪花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呼童设茶具”写诗人招呼家人准备好茶具,迎接雪花的到来;“巡檐收落霏”写家人忙着收拾飘落的雪花。
末联抒发感慨。“清寒入诗肠,思绕昏鸦飞。”由于寒冷刺骨,诗人不禁吟诗作乐,将心中愁绪化作诗句,让它们如乌鸦一般盘旋在心头。然而,面对如此美妙的景色与美好的生活,诗人却感叹自己难以与之相配,“后生那办此,颦眉正冥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有限、无法与这美好景象相匹配的深深忧虑。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清奇,通过对雪花的赞美,反映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