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带事朝谒,清坐弹鸣琴。
以彼尘外趣,远我遗世心。
岸帻送归鸟,隐几见遥岑。
聊得静者乐,岂必居山林。
注释:
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二十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冠带事朝谒,清坐弹鸣琴。
以彼尘外趣,远我遗世心。
岸帻送归鸟,隐几见遥岑。
聊得静者乐,岂必居山林。
赏析:
《和韦苏州二十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这是其中的第二十首。这首诗通过写与韦苏州的交往,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生活情趣。
首联“冠带事朝谒,清坐弹鸣琴”,描绘了自己在朝廷中忙碌的景象。这里的“冠带”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而“朝谒”则是指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或者参加各种政务活动。而“清坐弹鸣琴”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办公之余,还不忘欣赏音乐的情景。这既体现了他的才华横溢,又反映了他不为世俗所累的精神风貌。
颔联“以彼尘外趣,远我遗世心”,则是表达了他对于超脱尘世的看法。这里的“尘外趣”指的是远离世俗的趣味,而“遗世心”则是指超脱世俗的心态。他认为,只有追求这种超越尘世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体现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颈联“岸帻送归鸟,隐几见遥岑”,则描绘了他送别友人的场景。这里的“岸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发式,而“隐几”则是指靠在椅子上休息。他送别友人时,不慌不忙,悠然自得,仿佛在欣赏远方的景色。这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也表达了他与世无争的豁达胸怀。
尾联“聊得静者乐,岂必居山林”,则是他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他认为,只要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和快乐,就不必非要隐居山林。这里的“静者乐”指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山林”则是指远离尘世的地方。他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既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
这首《和韦苏州二十首》通过描绘与韦苏州的交往情景,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生活情趣。他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而不一定要隐居山林。这种生活态度既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和宁静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