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注释:在水上摘莲青的,在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竹枝词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采摘莲蓬的不同情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不同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水上摘莲青的”,描绘了人们在水面上采摘莲蓬的情景,突出了莲蓬的青翠、新鲜和生机勃勃的特点。这里的“摘”字也形象地表现了人们采摘莲蓬时的动作和心情。
第二句“泥中采藕白纤纤”,则描绘了人们在泥土中采集藕的情景。这里的“白”字用来形容泥中的藕,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泥土中的藕洁白无瑕、纯净自然。同时,“纤纤”一词也表现出了人们采摘藕时的细心和耐心。
第三句“却笑同根不同味”,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诗人以莲蓬和藕为例,暗示了人生经历的差异性。虽然都是从同一源头生长出来的,但因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的不同,所以它们的味道也会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味”既指味道的不同,也暗指人生经历的不同。
最后一句“莲心清苦藕芽甜”,则是对整个诗句的点睛之笔。这里的“清苦”是指莲心的苦涩,而“甜”则是指藕的甘美。诗人通过对比莲心和藕芽的味道,表达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人生中的起伏和变化。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