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楚兴亡事已休,至今堪叹亦堪羞。
郑君不肯更名籍,项伯胡为赐姓刘。
寡助固知亲亦叛,孤忠忍以主为雠。
人臣贵在明大义,勿为身谋为国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教材有关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具体分析,即解答文学类试题时必须“因文解题”,要先把“文”读懂。然后再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核的题目,既考查了诗歌的情节,又考查了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理解。答题时注意仔细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
(1)
汉楚兴亡事已休,至今堪叹亦堪羞。——汉楚两朝的兴盛与灭亡已经结束,今天人们对此深感遗憾,也感到羞辱。汉:指西汉,这里指西汉王朝。楚:指西楚霸王项羽,这里泛指项羽。“汉楚”指刘邦和项羽两个统治者,“兴亡”指他们所建立的汉朝和项羽所建立的西楚王朝,“事已休”意思是说历史已经结束;“堪叹”“堪羞”是说值得叹息和羞耻。
(2)
郑君不肯更名籍,项伯胡为赐姓刘?——郑君不肯改变姓名,项伯为什么要赐姓刘?“郑君”指项羽部下将领司马欣,“更名籍”是指改名字,“项伯”指项羽的弟弟项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项羽部下的将领司马欣不肯改名换姓,为什么还要把姓氏改为刘呢?从诗中可以看出,司马欣在项羽手下当过官,后来投降了刘邦。
(3)
寡助固知亲亦叛,孤忠忍以主为雠。——没有辅助的国家一定知道亲近国家也会背叛,只有忠心的人忍心把君主当作仇敌。“亲”指亲近的国家,“叛”指背叛,“孤”指孤立无援的君主,“雠”指仇敌。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外援必然导致亲近的国家也会背叛它,一个人如果一心为主必然会把君主作为仇敌。
(4)
人臣贵在明大义,勿为身谋为国谋。——为人臣者最重要的就是明白大义,不要只为个人打算为国家办事。“明大义”指的是明白正义,“勿为身谋为国谋”意思是说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国家的利益。
【答案】
译文:
(1)
汉楚两朝的兴盛与灭亡已经结束,今天人们对此深感遗憾,也感到羞耻。
(2)
郑君不肯改姓名,项伯为什么会赐给姓刘?
(3)
没有外援的国家会知道亲近国家也会背叛,只有忠心的人才忍心把君主当作仇敌。
(4)
为人臣者最重要的就是明白大义,不要只为个人打算为国家办事。(译文见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第一联。诗写登上高峻的鹳雀楼,凭栏远眺,顿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前两句先点出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接着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思和感想。首句“汉楚”一词,概括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表明了作者的思想立场。“今”字点出了时间的推移,突出了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后三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深沉的爱戴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豪迈,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