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本深寂,而多禽鸟喧。
一静制群动,何必更幽偏。
西风扫脱叶,见此林杪山。
朝看孤云出,暮看孤云还。
云飞亦何心,相对两忘言。
林屋(山中之屋)本深寂,而多禽鸟喧。
林深处本应寂静无声,却因为有众多的鸟儿在鸣叫声。
一静制群动,何必更幽偏。
只要保持安静,就能控制所有动物的行动,何必再去追求那种幽静偏僻的地方呢。
西风扫脱叶,见此林杪山。
西风吹落了树梢上的树叶,我看到了林间高处的山。
朝看孤云出,暮看孤云还。
早上看到孤云飘出,晚上看到孤云又返回。
云飞亦何心,相对两忘言。
云儿飞翔也无心,我们相对无语,都忘却了彼此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中,诗人以“林屋”为背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欣赏大自然的美好,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被周围的喧嚣所困扰。
诗人还通过对云儿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云儿飞翔时没有心思,这与自己的心态相似,都忘却了彼此的存在。这种情感表达,既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