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闲居。
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
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内容如下:
次萧饶州韵
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闲居。
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
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译文:
谦虚的贤太守,安居乐业在宁静的居所。
锐利的文笔胜过谢安、谢玄兄弟,高尚的风范继承魏晋名臣二疏。
家宅还流传着旧时的笏板,梦中却见不到那华丽的安车。
哪里的溪山景色最美?我们一同去结草庐,度过清贫生活。
注释与赏析:
- 谦谦贤太守:形容太守为人谦逊,品德高尚。
- 止止乐闲居:形容太守的生活状态,即安心地享受着闲适的生活。
- 健笔凌三谢:指的是用锐利的文笔胜过谢安、谢玄兄弟。三谢指的是谢安、谢玄和谢道韫,他们是魏晋时期的杰出人物。
- 高风继二疏:指的是高尚的作风继承魏晋名臣二疏的精神。二疏指的是魏文帝曹丕的两个弟弟曹彰(字子文)、曹植(字子建)和曹玹(字子干),他们在文学和政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 家犹传故笏:指的是家中仍然保存着旧时的笏板。笏是古代官员手中拿着的长方形木片,用以记事或指示方向。
- 梦不到安车:指的是梦中也看不到豪华的安车(即皇帝的车)。安车是指皇帝专用的车。
- 何处溪山好:询问什么地方的溪山景色最美。
- 相从结草庐:表示愿意一同去简陋的地方过清贫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赞美太守的谦逊、高尚的品质和清静的居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诗中通过对古代贤良名臣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