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秦淮水,前瞻鲁泮宫。
明知倚阑者,不是钓鱼翁。
古石棱棱长,春潮脉脉通。
状元真宰相,千古一吴公。
《钓鳌亭》是一首宋代赵杰之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注解和赏析。
俯瞰秦淮水,前瞻鲁泮宫。
明知倚阑者,不是钓鱼翁。
古石棱棱长,春潮脉脉通。
状元真宰相,千古一吴公。
诗句详解:
- 俯瞰秦淮水:诗人通过“俯瞰”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秦淮河的深情凝视。秦淮河不仅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情感。
- 前瞻鲁泮宫:诗人的目光转向了不远处的鲁泮宫,这是一个象征着儒家文化的古代学府,也是文人精神的寄托之地。
- 明知倚阑者:诗人明白倚在栏杆上的人并不是真正的钓鱼者。这里的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表面文章的不屑一顾,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对于真相的追求。
- 古石棱棱长:通过对“古石”的描述,诗人传达出一种岁月沧桑、坚韧不拔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
- 春潮脉脉通:春天的潮水涌动,象征着生机勃发和活力四射的自然景象,也暗喻着新事物的发展与旧事物的变迁。
- 状元真宰相:状元作为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而宰相则代表着国家的高级官员。这里诗人用状元比喻那些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士,而宰相则是对他们才能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贤能之士未能得到应有地位的惋惜。
- 千古一吴公:吴公在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吴王夫差,他的故事被用来象征那些虽历经挫折仍能成就大业的英雄。诗人通过这句赞扬了这些英雄的非凡气魄和卓越才能。
翻译及注释:
- 《钓鳌亭》的译文大致为:“俯瞰秦淮的水,前瞻鲁泮宫。明知倚栏者,不是真正钓鱼的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钓鳌亭上,俯瞰秦淮河,远望鲁泮宫的景象。诗人知道那些倚靠在栏杆上的人并非真正在钓鱼的人。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豪放不羁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赏析: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诗人通过对秦淮河、鲁泮宫等地方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倚阑者”和“真正钓鱼的翁”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伪善与表面的繁荣。
-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悟和思考,如“明知倚阑者,不是真正钓鱼的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表面文章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真实情况的敏锐洞察力。这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评论。
- 综上所述,《钓鳌亭》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