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衿帽不知寒,款段奚奴冻亦顽。
缩项鳊鱼无可钓,归鞭遥指鹿门山。

【题孟浩然图】

风吹衿帽不知寒,款段奚奴冻亦顽。

缩项鳊鱼无可钓,归鞭遥指鹿门山。

【注释】: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他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诗以写自然景物的清丽为特色,尤长于五言,其诗多反映山水田园生活以及闲适心情,有《孟浩然集》。

襟:衣襟,这里指帽子。

款段:骑马。

缩项鳊(biān)鱼:一种鱼,身体细长。

归鞭:回家的马车。

鹿门山:在湖北襄阳西南。

【赏析】:

首句“风吹襟帽不知寒”,是描写诗人在野外游玩时的情景。诗人身着单衣,却浑然不觉。风,轻轻吹拂着诗人的衣襟和帽子,似乎把他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风吹”和“不知寒”都是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来表现的。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冬之境,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第二句“款段奚奴冻亦顽”,描绘的是诗人的坐骑,也就是奚奴(一作“胡奴”)。它虽然被寒冷所困,但仍然毫不畏惧地前行。这里,诗人用“款段”来形容奚奴的行走方式,既显示了奚奴的矫健,又体现了诗人对奚奴的喜爱。

接下来的第三句“缩项鳊鱼无可钓”,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描述。这里的“缩项鳊鱼”是一种鱼类,它的体态细长,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然而,诗人却认为这种鱼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因此无需再去垂钓。这里的“无可钓”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又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最后一句“归鞭遥指鹿门山”,则将视角拉回到诗人自己。他骑着马缓缓前行,远处的鹿门山在夕阳下显得分外壮丽。诗人用“遥指”来形容自己的行动方向,既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孟浩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