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紫蔓金丝草,篱角红垂锦带花。
梓泽平泉易销歇,春留富贵与诗家。
【注释】:
闲居:闲居生活。紫蔓金丝草,一种花卉;锦带花,即绣球花。梓泽、平泉:地名;易销歇,容易凋谢。春留富贵与诗家:春天的美景留在富贵之家和诗人身上。
赏析:此诗是杜甫在成都时的闲居之作,写于大历元年(766)。当时杜甫寓居浣花溪畔,环境幽雅,生活安适。他经常到浣花溪边赏玩,并写下许多咏花诗。此诗为其中之一。
首联两句是说,阶前有紫茎的金丝草,篱角下有垂红色的绣球花。“紫蔓”指金丝草的茎上长着紫色的毛绒绒的细长茎蔓,犹如紫藤,故称“紫蔓”。金丝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柔美,花淡紫色,有香气。这里用以形容花草之美。“红垂”指绣球花生在绿叶丛中,颜色鲜红,形似垂下的红色彩带,十分美丽。“锦带”即指这绣球花像锦缎一样绚丽多彩,所以用“锦带花”来比喻它。“篱角”指篱笆旁边,也就是近处;“红垂”指鲜艳夺目,犹如红绫垂挂。
颔联两句是说,这些美丽的景物很容易消失,而春天的美景却留给了富贵之家和诗人本人。“梓泽”是指西晋时期王羲之曾隐居过的山泽,即现在的山西永济市王官峪一带;“平泉”是指西汉时平津侯张禹的宅第所在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梓泽”、“平泉”都是有名的地方。王羲之、张禹都是当时的名臣贤士,他们居住的地方也都有优美的环境。“梓泽”“平泉”二字用得很有分量,突出了这两个地方的美丽。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是说王羲之、张禹这样的贤能之士,他们的住所都很美,而普通人则很难享受到这种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二个典故则是说,尽管这些景物很易消失,但春天的美丽景色却给富贵之家和诗人自己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易销歇”是说这些景物容易消失;“春留”则是指春天的美好景象留在了人们身上。这里的“春”字既指春天的季节,又暗指春天的美景,即春天的美好时光。“富贵”指的是富有的人或事物;“诗家”则是指诗人自己,因为杜甫以诗歌闻名于世。“富贵与诗家”是说,虽然这些景物容易消失,但春天的美好景象却给富有的人或事物以及诗人本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首诗通过写花草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