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隔残钟远欲无,野云漠漠雨疏疏。
飞蚊尽逐南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
注释:
树隔残钟远欲无,野云漠漠雨疏疏。
飞蚊尽逐南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
译文:
树木将远处的钟声隔开,仿佛要将它远远地隔绝。田野上空的乌云密布,雨丝稀疏地飘洒着。
飞蚊虫全都跟着南风飞去,我和家人在灯光下一起读书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的所感所思所想,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首句“树隔残钟远欲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林的清幽和宁静。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物外之情。
次句“野云漠漠雨疏疏”,描绘了一幅雨中山林的画面。野云、疏雨、树林,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雨中的山景,使观者仿佛置身其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末句“飞蚊尽逐南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则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诗人以“飞蚊”为象征,寓意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而“父子灯前共读书”,则表现了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一画面,传达了他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亲情的珍爱之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