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南山阳,谷神何绵绵。
松下笑相别,惚恍忘岁年。
寄我犹龙经,文字入幽玄。
终期白石顶,击竹歌游仙。

【注释】

怀白石社尊师道坚:怀念在白石社中尊敬师傅的情意和决心。

我思南山阳,谷神何绵绵:我思念南山,山神啊!你是多么悠远、连绵不绝。

松下笑相别,惚恍忘岁年:松树下,我笑着告别了老师,恍惚间,忘记了岁月已流年。

寄我犹龙经,文字入幽玄:寄给我《周易》这本书,文字能入于深奥玄妙的境界。

终期白石顶,击竹歌游仙:最后我希望能登上白石峰顶,在那里吹笛子唱歌,成为游仙者。

【赏析】

本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通过描写与老师的分别,表现了对老师的深深思念和崇敬之情。全诗情感真切,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点出送别之地和时间,“南山”指代终南山,即终南太乙山,位于长安城南,因山上有终南主峰而得名。此山北起华山之南,南至秦岭北麓,西自渭水东岸,东接河南地境,绵延数百里,为关中名胜。唐代文人多于此山寻胜,如杜甫就有《终南山》、《望终南山》等诗。

三句写别时的情景。松下,指松树林下,古人常于松树下小坐闲谈或赋诗作乐。“相别”,谓彼此告别。“忽恍”,指心神恍忽不定,迷离恍惚。这两句以“笑”字领起,既写出了与老师告别时的欢快心情,又暗示了离别后的惆怅之感。“忘岁年”表明自己对老师恩德的铭记不忘,也反映了自己对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厚意。

五、六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寄我”二字,表明下面所要说的内容,就是将《周易》这部经典著作赠送给老师。“犹龙”,指孔子弟子曾参的号。《论语》:“夫子(指孔子)曰:吾与回同伦。”孔安国注:“犹龙也。”《周易》又称《易经》,相传是周文王所作,其学说主要反映道家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这里用《周易》比喻老师传授的知识高超精微,难以企及。“幽玄”,指玄妙幽深,不可测度。

七、八句紧承上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愿学《易经》并登峰造极的愿望。“终期”,即最终希望的意思。“白石”,指南山的岩石。唐人李贺《南园》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此处借指终南山。“白石顶”,指山顶。“击竹”,古乐府有《捣衣曲》,《晋书·傅玄传》载有“鸣琴击筑,诗咏从容”之事,故后人遂以“击竹”为清高隐逸之士的象征。“游仙”,即遨游于仙境之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最终要登上白石峰的最高峰,吹奏玉笛,吟咏诗歌,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

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感情真挚感人。前四句写与老师分别时的欢快心情和依依不舍之情,后四句则表达自己学习《周易》和追求仙境的理想志向。整首诗情调优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