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城中正月半,十万人家灯灿烂。溧阳风景方放灯,通宵不禁人游玩。
大雪深寒万木僵,家家冷坐无薪炭。典钱买竹又买灯,糠油结冻点灯暗。
豪民张灯唤歌舞,鼓笛喧轰夜忘旦。忽闻买丝造海船,府檄专令豪户办。
仓皇且救火燃眉,纵有华灯何暇看。老夫掩关拥炉坐,一盏青灯置书案。
良辰乐事怅难并,顷刻欢声作愁叹。苏公买灯状,陈子题灯诗。
痴儿騃女知不知,月明月暗反覆手,且愿麦熟休王师。

【注释】

元夜: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张灯:挂灯彩,燃灯烛。豪民:富豪人家。买丝:买丝线,指买灯。府檄:官府的文书。仓皇:匆忙。掩关:关门。拥炉:拥坐在火盆旁。一盏:一具。青灯:油灯。陈子:南宋诗人陈造,字子昂。痴儿:指不懂事的孩子。騃女:无知的女子。王师:指金兵。

【译文】

虎林城中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点起了花灯。溧阳风景也放起了花灯,整夜游人不停。

大雪封山万木僵直,家家冷坐没有柴薪。典钱买竹又买灯,糠油结冻点灯昏暗。

富豪人家张灯歌舞,鼓乐喧天忘了白天黑夜。忽闻朝廷下令购买丝线,专令豪富之家办船。

匆匆忙忙救火燃眉,纵有华灯何暇观赏。老夫紧闭门扉拥坐在火盆旁,只点一具油灯在书桌上。

良辰美事令人怅然,欢声笑语转眼成愁叹。苏东坡写灯的诗,陈子昂题灯的诗。

无知孩童和无知妇女不知此事,月明如镜反覆地玩弄灯烛,但愿麦田丰收不要发兵征讨。

【赏析】

《元夜》是南宋词人陈亮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京城及其他地方热闹的节日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统治者穷奢极欲、不顾民众疾苦的强烈不满。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词的上片写元宵之夜的繁华景象。“虎林”三句写元宵之夜的盛况,“十万人家灯灿烂”,形容元宵节之夜,处处灯火通明,犹如白昼。“溧阳”三句写元宵之夜的游人之多,“通宵不禁人游玩”,说明此情此景,人人皆乐而忘形。

下片写元宵之夜人民的贫困生活。“大雪”三句写百姓生活的艰辛,“大雪深寒万木僵”,大雪纷扬,万木凋零,一片荒凉;“家家冷坐无薪炭”。大雪之后,天气严寒,人们只能躲在家中取暖,没有柴草做饭。“典钱买竹又买灯,糠油结冻点灯暗。”有钱人则用典当来换取灯油,点燃了灯烛,然而却因为寒冷而变得昏暗。“豪民”三句写豪门贵族的生活奢侈,“豪民张灯唤歌舞”,“鼓笛喧轰夜忘旦”,他们在自家庭院里大放烟花,尽情享乐,甚至忘记了时间。最后两句写朝廷命令百姓为海上船只提供物资,而百姓为了应付官府的差使而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民间疾苦。

全词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面与百姓的贫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穷奢极欲、不顾民众疾苦的丑恶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时,词中运用了大量的铺陈手法,使得词作显得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