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江望不极,滉漾照愁人。
黄鸟声初动,青梅味已新。
越乡惭古节,乐事负良辰。
独立高原上,霜毛飒垫巾。
【注释】晴江:即长江。
滉漾:水波泛动貌。
黄鸟:指黄鹂,一种鸣声清脆的小鸟。
青梅:指未熟的梅子,味酸而甜。
越乡:指古越地,今浙江一带。
良辰:美好的时光、时节。
飒垫巾:风吹拂着帽子。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古诗。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眺望江天景色,感慨时光流逝;后四句写诗人思念故乡和怀想乐事,抒发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惆怅之情。
首联“晴江望不极,滉漾照愁人”,写远望之景。江水在晴空下泛动着粼粼波光,映照着诗人忧郁的心情。这两句中,“望”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人站在高山上遥望江水无边无际,却看不到边际,这种“望”字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广阔无垠,也表现了诗人心境的无限深远。“愁”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忧伤的气氛。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望”和“愁”。
颔联“黄鸟声初动,青梅味已新”,写诗人听到黄鸟的啼鸣和品尝到新采的青梅。这两句中,“初动”和“已新”分别描绘了黄鸟的活泼和青梅的新鲜,都表现出春天的气息。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黄鸟”、“青梅”和“春”。
颈联“越乡惭古节,乐事负良辰”,写诗人对家乡和欢乐时光的怀念。这里提到了“越乡”,即越地,指的是古时的越国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带。这里的“古节”指的是越族的传统风俗,而“良辰”则指美好的时光或节日。这一句中,“惭愧”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传统的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遗憾。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越族”、“传统风俗”和“良辰”。
尾联“独立高原上,霜毛飒垫巾”,写诗人在高高的山顶独自站立,风吹动着他的帽带。这一句中,“独立”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定;“霜毛飒垫巾”则描绘了寒风中的萧瑟景象,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独立”、“高原”和“霜毛飒垫巾”。整首诗通过描绘江水、黄鸟、青梅等自然景物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诗歌采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