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注释:
- 南寒稍近折绵天:南方的寒冷逐渐靠近了,仿佛可以折断的棉被一样。
- 葵荠争承小雨怜:葵菜和荠菜在雨中争夺水分,显得可怜兮兮。
- 冻合远峰应有雪:远处的山峰因为冻住而变得坚硬,似乎应该下雪一样。
- 炊残荒市更无烟:在荒凉的市场中,食物已经烧尽,连烟也没有留下。
- 未妨夜画炉中箸:夜晚的时候,可以画出炉中的筷子。
- 何苦晨呵袖里鞭:为什么要在早晨吹嘘衣袖里的鞭子?
- 人事好乖行路恶: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喜欢走捷径,而行走的道路却往往艰难。
- 政应委顺付怡然:我应当顺应自然,保持愉悦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用“南寒”、“折绵天”、“葵荠”、“小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凄凉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诗人通过对比“冻合远峰”和“炊残荒市”,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两句“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人世间的事往往喜欢走捷径,而行走的道路却往往艰难。最后一句“政应委顺付怡然”则是诗人对人生的看法,认为应该顺应自然,保持愉悦的心态。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